感遇 陈子昂
2020-4-17
【原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阅读点滴】
天才陈拾遗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根据《新唐书·列传三十二·陈子昂传》:“子昂十八未知书,以富家子,尚气决,弋博自如。它日入乡校,即痛修饬。文明初,举进士。”18岁之前还是尚勇斗狠、骑射赌博之人,一时悔悟,入乡校潜心学习,24岁就高中进士,短短几年时间,就将别人穷其一身都考不上的进士知格拿到手中,肯定天赋极高之人了。陈子昂反对齐梁诗歌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风雅兴寄”和“建安风骨”,《感遇》三十八首就是其中的代表。
“兰若生春夏”是陈子昂《感遇》系列的第二首,应该是其早期创作。兰若是兰草和杜若的合称,两者都是屈原笔下的香草,也获得文人们的喜爱。所以引出第二句“芊蔚何青青”,芊蔚与青青都形容兰草和杜若叶子的细密茂盛,一个“何”字,好像让叶儿青翠欲滴了,形象感逼人。前两句是兰若发芽、生长、叶儿茂盛,绿叶还需鲜花点缀,第四句“朱蕤冒紫茎”就顺理成章了,蕤是鲜花下垂的样子,所以诗人使用了“冒”字,朱红色的鲜花下垂,覆盖住紫色的花茎。这三句都是诗人对兰若的描述,第三句“幽独空林色”,让山林百草千花黯然失色,霸气,不知道后世喜欢的“空谷幽兰”词语是否就来自于此?东风摇百草,大多数植物都是春日发芽,夏日茂盛,兰若同样遵循这一自然现象。秋冬呢?
前四句赞美兰若的风采和幽独,后面四句“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顺其自然,来到秋天了,来到了“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日,渐渐地白昼越来越短;习习秋风也渐渐地凉悠悠了。花儿摇落,叶儿枯萎,哪儿还有了春夏的芳菲呢?兰若的一个周转就这样的结束了,虽然霸气,但也只有短短的100多天,正盛之时,更只有短短的几十天了。
这首诗全篇都用比兴,承继了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以春夏兰若的茂盛幽独,喻诗人自己的出众才华,但有才华而不能用,则是人生的悲哀了。所以后四句转而忧虑秋风渐起,兰若枯萎,喻自己才华能否得到施展呢?是否还未施展,就可能终老山林了。
“初,作《感遇》三十八首。”(《新唐书·陈子昂传》)说明《感遇》是陈子昂前期作品,此时,诗人大约还在为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奋斗,满腔热血,需要一个施展的场所,触物起兴,见到兰草杜若,想到“香草美人”,文思与才情齐涌,留下了千年的暗香,每个人都有“感遇”,但陈子昂、张九龄等的《感遇》却流传千古,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