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上半月刊)刊发了郭秀平老师的《历史教学能用“人造史料”吗?》一文,文章对当前评优课中较为常见的人造史料引入课堂问题进行了探讨,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郭老师的某些观点却不能完全赞同。
如郭老师认为,“人造史料”违背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我认为并非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学生记住这些虚构的材料,而是要通过这些材料,让他们学会认识问题的方法,获得辨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等。引入一些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人造史料”,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历史的窗口,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什么不可以呢?
又如郭老师认为“人造史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人造史料”是事先根据结论编出来的,学生虽然能顺利地得出结论,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没有困惑、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起伏、不能开拓思维。我认为这值得商榷。即便是“人造史料”,给学生提供的也是材料而非结论。阅读张宏杰老师、方仙来老师的课堂实录可知: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多次发言、热烈讨论,注意力和兴奋度一直保持较好。正是这些“人造史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如郭老师认为“人造史料”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因为老师使用人造史料,编造历史,没有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我认为这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历史教育、教学不是历史研究,合理编造材料、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是服务于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而不是为得出新的研究结论,与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总之,笔者认为郭老师混淆了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以历史研究的眼光衡量历史教育,因此对“人造史料”产生了上述误解。
本文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4、5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