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读过《茶之书》之前,我不知道这是一本小书,或是小册子,翻译后也就八万五千余字。
没有读过《茶之书》之前,我没想到这本薄薄的小书这么有内容,这么有文化。作者冈仓天心当年竟是如此成功的斜杠青年,集美术教育家、作家、诗人、茶人、东方文化学者等名头于一身。
记得大概十年前,在日本京都的一间茶舍,我第一次见识了日本的茶道。遗憾的是,彼时,我对茶与茶道知之甚少。现在回想起来,依稀记得茶筅打出的一碗绿绿的泛着泡沫的抹茶,主人奉茶时一招一式的礼节,逼仄简单的茶室,静雅高洁的庭院,大隐于市、闹中取静的茶舍。
及待读了《茶之书》,我才初步了解了日本的茶道及茶史,知道了千利休与茶道“和敬清寂”的意境,知晓了茶道是一门融合了书法、绘画、插花、陶器、建筑于一体的艺术,理解了“唯有以美而生之人,能以美而死”的理念。
要读好《茶之书》,就要先来认识一下冈仓天心。
1863年底,在横滨一家贸易商行的仓库里,由武士成功转型为商人的冈仓勘右卫门,迎来了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因为生在仓库里,故取名“角藏”,后以为俗气,改名“觉藏”。上大学后,觉藏自己改名“觉三”,诗人觉三自号“三匝”。30多岁时,觉三因胸前的几道伤疤形似草书的“天”字,又距心脏较近,自黑了一个雅号“天心”。诺,这个就是冈仓天心了,明治时期曾经引领一代风潮的大咖。
冈仓天心打小就是精力充沛、爱好广泛的孩子。8岁时随一位美国人学英语,9岁就开始跟着一位法师学《四书》,大学时学的政治学与理财,在学期间又拜师学习了绘画。
还不到30岁,冈仓天心已成为东京美术学校校长、帝国博物馆的理事与美术部长、日本青年绘画协会会长等。后仕途多舛,中途创业,与友人创立了日本美术院。后又出国,竟担任了波士顿美术馆东方部顾问、主任。可以这样说,冈仓天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术教育家。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国外看到西方世界对东方的偏见后,觉得自己有责任推介东方的文化,特别是要让西洋人不仅知道日本武士道这种“死的艺术”,更要知道茶道这种“生的艺术”,于是写下了《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和《茶之书》等“英文三部曲”。其中《茶之书》的影响最为深远,不仅有法、德、西、瑞典等多语译本,还曾入选过美国中学教科书。
在创作《茶之书》时,冈仓天心仅凭着手边的一本陆羽的《茶经》,以艺术的视角,文化的高度,通过对茶艺、茶室、书画、插花等茶道相关元素的精彩介绍,阐述了茶之于道与禅的核心思想,描述了千利休大师的茶人风范,进而推导出“一碗人情,百年茶典”的文化观点。
整本书贯穿了冈仓天心对茶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推崇,阐释了他对东方文化的哲学思考。他强调,“茶的哲学……是我们整套融合伦理与宗教的天人观”。在谈到茶史、茶艺时,看得出他对茶知识的熟稔,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冈仓天心这样说,“无论原本贵贱高低,只要你是茶道信徒,就是品味上的贵族。”
在书中,最能引发我产生共鸣的是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万事民主化的时代,人们叫嚷着凡是最受大众欢迎的,就等于是最好的,无视心底感受如何。他们要的是昂贵,而不是精致;不是美丽,而是时髦。”
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或经历过的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不是和冈仓天心在一百年前所看到的一样吗?修心养性与浮躁奢华,不就是太合秀吉的“黄金茶室”与千利休的“草庵茶室”的比对吗?
“若要淋漓尽致地赏玩艺术,就必须得真诚面对此刻的生活与生命。”“生活的艺术,便在于不断重新安置周遭环境。”
我记住了,这是冈仓天心告诉我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