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哲学,在我们固有的认知中不要说对少年儿童来说是一门艰深晦涩学问,即便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但如果简单一点来审视的话,也或许会有另一种认知,所谓哲学不就是想解决人们经常碰到的,感到困惑与迷茫的问题的的学问吗?明天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少年哲学智慧启蒙丛书》就是这样一套“帮助孩子解答内心的困惑,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哲学启蒙书。编者“搜集了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碰到、容易感到困惑的问题”,诸如“公平是什么”“对与错是如何划分的”“我们该不该说谎”“外表和内在哪个更重要”“我们该如何与他人相处”“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自由的定义是什么”“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在哪里”等孩子们常常纠结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试图“通过案例和分析来引发孩子思考”。行文娓娓道来,既不高深,也不武断,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尽可能想清楚,弄明白这些问题。尽管编者也明白“一些哲学问题未必有标准答案”,但它告诉读者,哲学并不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深晦涩,也不是非有一定的阅历与资历才可以涉猎与学习的,当少年儿童在对这些问题的发问、思考中如果能慢慢地“学会思考、聆听、表达,并通过辨别与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时,他们不单单在学哲学,而且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用哲学了。美国当代哲学家加雷斯·B·马修斯说,对一些现象和问题“一些儿童会自然地做评论、提问题,甚至做推理,而职业哲学家能认出,这些就是哲学的活动。”我以为,当少年儿童翻过这套书能对对诸如“权利和义务”“金钱与友谊”“幸福与痛苦”“美与丑”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展开思考时他们也就在进行哲学活动了。
仔细翻翻这套丛书,或许会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少年儿童的哲学思考往往是胜过成人的,因为他们的童稚未泯,其认知与道德判断、逻辑能力往往是真实而无伪饰的。面对同样的哲学问题,成人的视角与儿童的视角往往是不一样的,关于这一点,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最有力的佐证。所以《媒介即按摩》一书的作者呼吁:“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的是,《皇帝的新装》中那种清清楚楚地看到皇帝没穿衣服并直接了当地说出来的意识。”至于谎言,成人们往往还会将其冠以“善意”,如何对待“善意的谎言”,编者引用了哲学家康德的提问:如果有个朋友为逃避杀手跑到你家里,随后杀手感到并问:“有没有人跑到你家里?”你打算怎么回答?编者原原本本地将康德的回答呈现给读者:不能说谎。康德的解释是,如果说了实话肯定对朋友不利,但如果撒了谎,就一定对朋友有利吗?因为我们无法对将来发生的事做出准确的预测,所以即使说了善意的谎言,结果也可能变得更糟。至于如何看待康德的观点,编者并没有下结论,只是提醒读者“康德的观点,我们可以参考。”这提醒的背后哲学则是,遇到诸如此类的需要每一个人根据具体的境况,在一定的道德伦理框架下抉择。
这套《少年哲学智慧启蒙丛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那些貌似高深莫测的哲学问题以童稚之心彰显出来,以通俗形象而又充满趣味的故事呈现出来,直观而不失深刻。编者用行文告诉我们少年儿童学哲学,其实是不用担心他们的理解力的,就如加雷斯·B·马修斯所言,“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我们对孩子是无知的。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整天与孩子在一起,并不足以了解孩子。我们需要一套关于儿童的理论”。至于思辨力的问题,则如罗素所言:“当有人提出一个带有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科学也就有了开端。”
黑格尔曾说,“哲学认识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反思”,许多成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儿童一样可以提出,甚至他们的思考在许多时候还可能比成人到位,因为他们身上没有成人身上固化的种种羁绊。有一回在一个微信群里谈及“公德”与“私德”的问题时,有一位教育行政官员就公开表示“私德”是“私德”,“公德”是“公德”,在他看来“私德”似乎与“公德”没有多大的关系。当然,在这两者之间不少人的认知可能会是“个人的私德好了,自然也就有了公德心。”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同济大学教授陈家琪先生认为:“道德说到底,并不是为了证明这个人是怎样一个人,而是要看它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物(比如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群体中如何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倾听不同意见等等。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学校的生活环境,这一点注定了他们必须以不同于在家庭、在父母、在爷爷奶奶面前的样子出现。在这种‘新的样子’后面所提出的,其实就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以,让孩子们了解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是儿童学一点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以为这套丛书谈及许多话题正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物(比如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同少年儿童谈哲学,不妨同他们一起翻翻这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