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西北的高寒山区,人们一直流行做腊肉,每当腊月十几开始,各家各户开始陆续汤年猪了,腊月二十几更为密集。于是,在乡间流传这样的顺口溜,过年是个礼,比不上腊月二十几。
因为轮流着汤年猪,大家天天如吃酒席,都是吃的新鲜肉,关键还是自家养的土猪肉。
大人们放下手中的活,相聚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小朋友也高兴得很,猪还没倒地,就围着等候了,他们要等着拿猪肾来烧了吃,哪怕每人只分到小小一块,便也心满意足了。
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大吃一餐后,剩下的猪肉便拿来腌制腊肉,小肠多会用来做腊肠。
腊肉的防腐能力强,火烤烟熏而增添了特殊的味道,关键是能延长保存时间,所以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腊肉是山区人们荤菜的主料。一年四季,肉菜就主要靠腊肉了,所以每家的年猪都是比较大的,小则一两百斤,大则三四百斤都有。
腊肉也舍不得常吃的,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会上桌款待宾客。所以,年幼时,我们是很希望家里来客人的,会有肉吃。
如今,年轻一代基本都往外发展了,但是家乡的腊味却是让游子惦记的。
回家过年,最期盼的美食便是腊肉了。
年后出行,车尾箱更是塞满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