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要研究一下语文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我这两天在阅读《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温儒敏中小学语文教课书(部编本)总主编,部编本语文教材在2019年9月已经开始在全国统一使用。
一套部编本语文教材将指导未来很多年语文学习的方向、方法。
其中一篇《在全国高考大纲公布宣讲会上的发言》(2016年10月14日),让我触动颇深。
我在网上没有找到这份讲话的电子版全文,这篇应该也是精华节选,今天还是把这个录入,有心的家长可以读几遍,或许对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我也会把重要部分加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读几遍!多读几遍!多读几遍。
在全国高考大纲公布宣讲会上的发言
温儒敏
2017年的语文考纲做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是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将有利于提升高考语文试卷命制的质量,更好地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同时也有导向性,将发挥高考“指挥棒”正面的“指挥”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语文教学时间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以往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有“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模块,要求考生二选一。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因此历年高考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很少,许多学校也不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甚至基本放弃这方面的学习。而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信息筛选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所以文学审美教育是语文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次考纲修订把两类文本的二选一,改为都是必考,我看意义重大,不但能对考生素质做更全面的考查,也将对一线教学中存在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起到纠偏作用。
再如,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我看也是必要的,这将促进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如何结合作品的阅读去命题,而不是简单地考名词概念的记忆,也是一个难点。
另外,我是赞成要加大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为何语文教学效果不好?原因之一就是拘泥于精讲精读和反复操练,结果会考试了,却未见得培养起读书兴趣和习惯。读书太少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如果高考能适当增加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我看就能促进多读书,改进语文教学。何况阅读速度和阅读量也是衡量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上选自《温儒敏语文讲习录》第316页。
孩子学语文的方向和阅读的方向基本可以在这一篇讲话里面体现出来!
经常觉得自己像个“图书贩子”一样,不停地,反反复复地在安利阅读!阅读!阅读!
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反感我这种近乎执拗地“推销”,总是希望多一个孩子来阅读,再多一个孩子来阅读。努力叫醒可以叫醒的人。
如履薄冰地做着公号,也特别害怕遇到抬杠的人——你怎么就知道阅读是正确的,是好的,是“醒”的!
有时候只能告诉自己捂着耳朵奔跑就是!
希望有人与我一起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