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早上的林清玄,还把他的《两只松鼠》录音到app上去,打算以后早上起床都要先晨读一个小时,读些字段优美的词句,读些能给人带来思考和灵感的小说,大声读出来,直到累到自己再停下来,就像重回学生时光那样,我相信读出来的感觉和无声的阅读、跳读所得到的启发和收获是不一样的。
林的这本散文已经买了有一段时间,但却没有细细读完,就像你认识一位作家,知道他名声很大,文章也了得,很多人也谈到他,但你并没有仔细去了解过他的生平——我对大多数作家都是这样,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故意只想欣赏鸡下的蛋而不去认识“那只下蛋的鸡”的毛病,不想打破自己对作者的种种幻想,还是其他什么怪癖,总之我还不知道很多作家的长相以及其他背后的故事。
直到今天,鬼使神差的,去网上搜了一下林清玄,除了出来几篇关于他的采访之外,除了看到他光亮的额头和满脸老年斑,长相实在不能恭维之外,竟然一溜地跳出他离婚、立娶“年轻貌美”新太太等等满屏的标题,以及为了这个女人,他愿意对抗整个世界的宣言……我竟然也忍不住八卦进去,果然是一个“因为年轻貌美的女子而抛弃结发妻子”的狗血故事,别人因此事对他的破口大骂,骂他虚伪、骂他道貌岸然、骂他没有良心、骂他有了新欢就尽情诋毁前任,还有读者表示对他文章印象的大打折扣,再也不看他的书等等。
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似乎还挺惊心动魄。
除了当作一般的八卦狗血新闻去浏览,我的心里,却半是复杂,半是凄凉。
一方面,它勾起了自己家庭相似经历不愉快的回忆,一方面,又感叹于某些人“勇敢追求真爱”的勇气,也许对你来说,同样的人同样的事,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呢。
林清玄说:一般人离婚别人不会关注,很多名人则臣服于社会上的压力,活在痛苦里。而我忠实于自己的情感,当生命遇到重大选择时,即使对抗整个社会也在所不惜。人在20岁的时候,成熟只在生理,想找年龄匹配的另一半,以全世界的人口计算,至少有30亿人合格;人到了30岁,情感与心理也成熟了,此时婚姻选择犯错率就会降低很多;而到了40岁,真正在灵性与价值观上匹配的另一半,是可遇不可求的。
谁,在遇到另一个欢喜的新人的时候,不认为是那才是真爱,那才是自己灵魂的另一半呢,尤其是在年过半百的时候,这个理由就更显得“合乎逻辑”。
又是什么让“小三”们有机可乘呢?是岁月?是人多变的情感?是永不满足的心?如果是岁月,那就太残酷了,岁月必然流逝,身心衰老,激情不再,新人就像一抹清泉,新鲜甘甜,自然能让人赴汤蹈火,觉得往昔的岁月都过成了狗屎。
如果是人多变的情感,那便没有什么可说的,不是甲的出现,就是乙,再就是丙丁。他需要寄托,才觉得自己还活着,或者说,是为了证明自己活着,拼命抓住点什么刺激的事。
如果是永不满足的心,人性的贪婪让他连借口都不用找,他只会美其名曰人生苦短,享受当下,小三甚至都不是终点,小四、小五也不是,终点只有死亡,而在死亡的门口,他还会认为生命颇为亏待了自己,以至于自己人生坎坷,情路坎坷,什么都没有享受到。
这些事,突然让我感到恶心和厌倦。甚至他的所谓幸福死了,都让我觉得充满矫情。他有权选择,有钱做巨额离婚赔偿和赡养费,因此觉得没有什么对不起前任的,他有坐拥年轻女人的条件,那是他的生活,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快呢?是因为他做了大多数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人们嫉妒他的“幸福”而不敢承认?还是因了他的那句“任人评说”的傲慢让人们愤慨?或者是其实是因为我们心里也十分阴暗?
但无论如何,再看他的文章时,那股纯洁之感已然荡然无存了,为此,我感到十分失落。就像尘世间,又少了一片净土。也许,那份爱情,对他来说,是他的人间净土,而对我,不是。但我的是与不是,也跟他们无关便是。这是尘世间常发生的故事,但为什么令人深感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