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么蒙蔽了爱——暴力沟通
什么是暴力沟通?(异化的沟通方式)
1. 道德评判: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时,表达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及评论。如:你从来不关心我、这是不恰当的。
不要将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看到不符合价值观的行为,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应直接说出自己的价值观:对于暴力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2. 进行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3. 回避责任,“不得不”:这种表达弱化了个人责任。“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比如:我不得不加班否则被炒鱿鱼、我讨厌做饭即使有时累得像条狗但不得不做饭(如果这样想:这么多人需要我照顾,我很开心。会不一样)。
要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用“我选择,因为我想”代替“我不得不”。
4. 强人所难,说教或威胁
二、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1. 观察讲事实,而非评论或观点
2. 表达感受
3. 感受的根源来自于需求
4. 请求帮助:你真的想要什么?(要什么而不是不想要什么,越具体越好,明确目标),请求对方反馈。如:我希望你以后每周给我买两束花。
PS. 全身心倾听,千万不要打断对方,不要做:建议、比较(你这不算什么,我那才…)、说教、安慰、回忆、否定、同情、询问、辩证、辩解、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这让对方更抓狂。
而要反映情感体会情绪:我理解你真的很难过,我知道你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心理真的很不好受,作为父母我能够感受得到。说中对方的情绪时,对方的情绪会立刻好转。
三、区分观察和评论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评论,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的观察。
以下“每次”“曾”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至少半小时以上。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以下“总是”“从不”表达对是评论:
·你总是很忙。
·在我需要他的时候,他从不出现。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
“经常”“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可能混淆视听:
评论:你很少配合我。
观察: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你每次都说不参加。
评论:他经常过来。
观察:他每周最少来三次。
3857-Mika小云-MikaGO 橙子学院码字岛第九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