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水管能支撑嘛
前几天有这么一条新闻,说好不打算为NS移植《生化7》的卡普空,将要在Switch上推出《生化7》的云游戏版,180天收取2000日元(150人民币)。你只要下载一个45m的客户端,就能够完整的体验全部的游戏流程。理论上只要宽带够强,你的游戏体验会和购买了完整本体的玩家没什么区别。
听上去新时代的游戏体验就要到来了。
但这很玄乎的云游戏,已经有将近10年的发展历史。
国内很早就出现了“云游戏盒子”这种神奇的东西,但若要问这个概念究竟是何时提出的,那也很难去考证。早在09年的旧金山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名为OnLive的云游戏始祖横空出世,惊艳了全场。“低配置也能畅玩《孤岛危机》”的宣传口号,加之EA、育碧等等大厂为之站台,不由得让人惊呼新时代的游戏体验到来了。这一举动瞬间引爆了媒体、投资人以及玩家,超过10万余人申请参与内测。甚至OnLive还发售了自己的游戏盒子同手柄,颇有现在Steam的味道。
仅仅5年后,OnLive便终止了服务,其结局便是被索尼收购,成为了如今的Palystation Now。
那问题究竟处在哪儿呢?
云游戏虽然对于配置没有要求,但是对于网络的要求几近变态。在我国大学普遍4人共享20M的网络环境下,云游戏几乎就是一种奢望。如果你想畅快的游玩,除了得有个百兆光纤之外,在游戏时间,旁人几乎无法看个视频或者玩个手游。
当然也不是不能妥协,前提是你能接受720P的游戏。
云游戏服务的对象,是那些有超快的网速却对于游戏没有什么追求的非核心玩家。介于国内网络的现状,普通的玩家很难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倘若数十年之后,网络宽带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那云游戏或许能真正的绽放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