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第三章:项羽争雄之刘邦来了
艺凡:接前文,刘邦是什么时候起义的?
易中天:秦二世元年九月起义的,如果说项羽是贵族也是混混,那么,刘邦是平民也是流氓。他的父母,据说分别叫太公和刘媪,其实就是刘大叔、刘大妈,可见是无名之辈。刘邦自己,则据说“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就是说,他当了皇帝之后,才正式有了名,叫“邦”。季,也不是字,是排行最小的意思。所以,刘季就是刘小。刘小的出生,十分可疑。
艺凡:有什么可疑的呢?
易中天:正史的说法,是有一次刘大妈睡在湖边,梦中与神相遇做爱。当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刘大叔跑过去,只见一条蛟龙正在他太太身上。结果,刘大妈有了身孕,生下刘小。
艺凡:这不是扯淡吗?
易中天:装神弄鬼是开国帝王们伪造历史的惯用手段,目的无非是要证明自己命系于天,君权天授,理当奉天承运。可惜话说过了头,就会露出马脚。也许,刘大叔当年确实看到了什么。但可以肯定,他看到的不是龙。这就是刘邦,或刘小,或刘季。
艺凡:少年时的刘邦是什么样的呢?
易中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花钱倒很大方,以至于酒店的老板常常敲他竹杠,加倍收他的酒钱。不过刘邦的命运,显然比陈胜好。
艺凡:为啥这么说呢?
易中天:他居然当上了泗水的亭长。亭长,是比乡长还低的基层干部,而且不占国家编制,不是官,是吏,还是小吏。
艺凡:那也行啊。刘邦是怎么当上亭长的。
易中天:不知道。其实亭长也不是什么美差。管着巴掌大一块地方,受理家长里短的民事诉讼,8权不大,事不小,好处不多,麻烦不少,一般体面人家的子弟不屑于做,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又做不了,最合适刘邦这样的痞儿和混混。
艺凡:确实是。
易中天:刘邦身上,实在编不出什么励志的故事来。然而刘邦的天赋却很高,尤其是悟性极好。张良讲兵法,出主意,其他人都不得要领,只有刘邦一听就懂。于是张良认定刘邦是天才,一辈子为他出谋划策。
艺凡:就没有什么优点吗?
易中天:有,敢作敢当。他当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这些人的绳子统统解开,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一走了之,没什么大不了的。
艺凡:刘邦是怎么造反的?
易中天: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到沛县后,沛县的县令就慌了手脚。因为其他郡县响应号召的民众,都把自己的郡守和县令杀了。于是沛县县令决定投靠陈胜。
艺凡:那为啥没投靠的了呢?
易中天:在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都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当时则是沛县的吏员。他俩对县令说,大人本是秦的官员,现在起兵反秦,恐怕难以服众。因此就算要反,也得多找些人来帮忙。
艺凡:找谁?
易中天:刘邦。奉命去找刘邦的人叫樊哙。此人也是大汉功臣,当时却是狗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放跑了囚犯的失职亭长刘邦藏在哪里,当然只有樊哙这样的人知道。刘邦欣然前往,县令却出尔反尔。反悔的原因,当然是害怕刘邦进城以后,自己控制不了局面。因此他紧闭城门,坚守城池,还打算杀了萧何、曹参。
艺凡:怎么破解的?
易中天:然而这时的沛县,已不是这个狐假虎威的县令可以做主的了。萧何和曹参逃出沛城与刘邦会合,刘邦则将一封帛书用箭射入城中,遍告父老乡亲。而且他号召沛人的口号,也是陈胜的那句话。
艺凡:哪句话?
易中天:天下苦秦久矣!于是沛人杀了县令,开门迎接刘邦。沛县起义了。剩下的问题,是谁当领袖,谁来牵头。
艺凡:谁领头了?
易中天:刘邦谦让,其他人则不敢。萧何也好,曹参也罢,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是没几个敢造反的。樊哙倒可能敢,可惜威望不够。推来推去,刘邦成了“众望所归”。从此,刘邦被称为沛公。
艺凡:那刘邦怎么加入项羽的呢?
易中天:刘邦因势单力薄,只能找颗大树。此前,项梁已经收编了陈胜的旧部,占据了陈胜的故地,拥有了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胡陵(今山东省鱼台县)、薛(今山东省滕州市)、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刘邦的到来,正是如虎添翼。
艺凡:有了英布又有刘邦,再加上有楚怀王为旗帜,项梁的事业风生水起,项梁的部队所向披靡。那这个时候的天下形式是啥样的呢?
易中天:大秦帝国的形势,却相当不好。到二世二年六月,原来的六国都已恢复。而且,除燕王韩广外,齐王田巿,赵王赵歇,魏王魏豹,韩王韩成,楚王芈心(芈读如米),都是王室旧族。秦始皇的革命成果,全部打了水漂,地盘也丧失殆尽。
艺凡:秦国危在旦夕啊。
易中天:更可悲的,是他们自己也在加速灭亡。且听下回分解,秦二世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