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刚上班的时候,也写过一篇以过年为题材的小短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却因为这篇小短文,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一张40元的邮政银行的支票。后来断断续续又得过几次稿费,但是写作这件事却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当时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完全是被迫的。
好多人都说现在过年没意思,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我也觉得没什么意义。今年我二叔家的弟弟从新疆坐了两天车在大年三十下午回到家,看着大家都欢天喜地的样子,我突然明白过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不管多远的人都有理由能回家团聚,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我的老家在甘肃一个很偏远的农村,平时就爸妈和奶奶在家,大家都很少回家,但每年基本都会回家过年。我爸爸兄弟四个,我们兄弟姊妹更多,所以过年的那几天家里会特别热闹,每次吃饭都是十几个人,经常会出现家里已经吃了好几顿饭,还有人在挨饿,压根盯不住谁吃饭谁没有吃饭。
小时候从年头到年尾,最期盼的事情好像就是过年。过年的时候,家里大人总会变戏法似的变出很多好吃的东西,而且也会得到一套新衣服,即使新衣服是别人穿过的,或者是拿大人的旧衣服改的。总之,我们自己是第一次穿。
从腊八开始,好像过年就开始了,家里总是在忙,杀猪宰羊,收拾卫生,炸油饼蒸馒头......我记得我妈碰见领居家大妈最多的对话是这样的:
“年pan(老家的方言,大概意思就是准备,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代替)的咋样?”
“感觉什么都没有干,已经到年跟前了......”
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杀猪,虽然比较繁琐。进了农历腊月之后,村子里的男人们聚在一起,挨家挨户的帮忙杀猪,一家一天挨着来。那会的人实诚,干完活,什么工钱都不要,在主人家吃一顿就行。大点的男孩子负责提热水、跑腿,女孩子一般负责厨房的烧水、削土豆,我不喜欢干这活,总是干一会就跑到外面去凑热闹,然后又被喊回去。
做的饭不仅杀猪的人要吃,还要给邻居家分,最方便实惠的就是土豆炒肉片,小山一样的土豆片堆和着五花肉炒的菜,这家分一碗,那家分一碗也就完了。我奶奶妈妈心疼我,每次在肉出锅之前会吃到一块热乎乎的肉,蘸着盐吃甭提有多开心。
小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因为每次这个时候总能凑热闹捣乱,不管折腾成什么样子,大人都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最重要的杀猪之后可以留下很多猪鬃和猪毛,拿来换过年放的炮是最好不过的。
年前的浆洗缝补、门庭洒扫更是缺少不了的,以前的家都是很多年的旧房子,屋子长期被油烟熏的又黑又暗,被褥也是破破烂烂的,每年都要收拾好几天,但即使收拾完了也不能焕然一新。
至于过年要买的鞭炮、对联、烟酒等一些年货,基本都是在较大的乡镇上赶集的时候买的,孩子们经常会跟着大人去赶集,这个时候兜里的那三五块平时存下来的钱就配上用场了,买什么都可以。
过年时候小孩子的零食一般就是核桃、花生、大枣。大年三十晚上,不管去谁家,每个小孩都会得到一把这些东西的组合装,这可能是大年三十晚上孩子们结伴去别人家最有诱惑力的一件事情。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大枣,平时根本吃不到,到现在还喜欢吃,可能是小时候没有吃够的缘故。
打扫好卫生、杀好猪、买好过年用的东西,一般到腊月二十六七家家户户就开始炸油饼、蒸馒头,我记得小时候这个活有时候可以做两三天,馒头花卷都是用特别大的箩筐或者大米缸装的,就害怕正月里不够吃。有些人家,在二月里天气变暖,开始播种庄家的时候,还在吃过年时候炸的油饼。
这一切现在我们看,或者听起来都是特别不可思议的,当时也许只是因为大家生活条件太差,只有在每年过年的这一个月才舍得这样大吃大喝。
现在老家很多人都是买肉吃,但还是有一些人家会养猪、鸡、羊之类。我爸妈每年仍然会养各种家禽,除了觉得自家养的肉好吃之外,还要送人。今年我爸妈杀了两头猪、四只羊,一半以上都是要送给兄弟姐妹和女儿们的,放东西的库房哪哪都是肉。
我妈对我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赶紧吃,吃不了几天你们就都走了,总觉得离开家的我们在挨饿受冻。回家的日子我也就变成时时刻刻在吃东西的吃货,大排骨跟零食一样,压根不再考虑体重这件事。
现在过年的准备虽然不似以前,但是很多习俗还是没有变的,大年三十中午吃完杂粮面搅团之后,下午三四点,男人们去自己的祖坟上烧纸接祖先,然后孩子们开始贴对联,女人们忙乎的准备年夜饭,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我们家人多,每次都得准备两桌,还是比较费劲,还好现在男人们也会下厨帮忙。但到晚上还要吃一顿酸长面,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习俗,长大之后才明白,应该是肉食吃多了,吃点酸的来消化一下吧。
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吃过饭,大家都会喝酒打牌唠嗑,孩子们就每家每户的结伴去串门,这天晚上不管玩的多晚,大人都不会叫回家去睡觉。现在更多人的会守着电视看春晚抢红包,桌子上摆着各种小时候罕见的糖果小吃,却无人问津。
大年初一,又得早早起床做饭,大清早的对着一桌子大鱼大肉,谁都没什么胃口。以前农村的冬天都是吃两顿饭,这个习俗到现在基本还在延续。我把这顿饭叫早午饭,一般在11点之前必须吃完,因为还有一件大事等着大家。
吃完饭,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集合到一个地方拜喜神,以求来年风调雨顺,称为“出行”。孩子们会穿上新衣服,被打扮的漂漂亮亮,但经常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会因为放鞭炮,新衣服瞬间变旧衣服。这一天过后,新衣服一般就老老实实躺进装衣服的箱子里面,只有走亲戚、有重要节日的时候才能穿。
之后男人们会带着孩子去当地的庙上烧香,这一切不管是迷信的做法还是其他原因,求的无非是家人的健康,收成能满满当当。当然少不了喝酒打牌走亲戚,接下来的很久时间都会是这样的,却辛苦了家里的女人们,一天到晚都在为客人准备饭菜,一波接一波。
在农村有一个很奇怪的习俗,出嫁的女子在大年三十绝对不能留在娘家过年,只有到正月初二才能开始到娘家走动,这一天会以吃饺子的形式表示一家人真的团聚了,还好现在这些讲究也没有了。
更有大年夜晚上跳火堆,每天早上晚上烧香、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初五之前不能洗衣服等很多已经慢慢淡忘也不知道什么缘由的习俗。总感觉老家的过年很繁琐,但用着文字表述出来的时候却怎么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