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潜心营造书香文化
阅读是具有长期濡染的功效的,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让孩子们带着未读完的余兴走出校门,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的这颗阅读的火种,一定会点燃他们阅读的热情,并温暖一生。
不为工作,不因职业,只为了让书香从门缝里淌出,只为了让书香润泽孩子的生命,只为了让书香改写班级的温度,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用书开辟出一块独特的空间,带领一群孩子自由徜徉,健康快乐地成长。
阅读,能让空虚的日子变得精彩纷呈;阅读,能让迷茫的心灵找到归宿;阅读,能让简单的人变得高尚。阅读,能涵养精神,润泽生命。
也许是我的偏见,更是我的经历,我一直认为,指导学生阅读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上学时,当学生这样认为;工作后,当老师还是这样认为,因为学校的要求如此。凡是跟阅读写作练字有关的工作,都是语文老师的任务。
其实,我是比较喜欢阅读的,这得益于老爸的熏陶。
那时候,我们家没有电视,确切的说,是连电都没有。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上早晚自习了,课桌斗里经常放一盏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每次晚自习回家,老爸都会捧一本书,坐在煤油灯下,等我放学。
冬天的时候,老爸就坐在煤火台上等我。我一回家,老爸自然会把这个暖和的座位让给我,连同座位一起的,还有书。
我最先接触的不是什么名著,而是老爸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今古传奇》,虽然里面生字很多,我仍是读得津津有味,里面的故事真的是“传奇”。前两年我想起来,专门去找了本《今古传奇》(真的还有这个杂志),但是,怎么看都没有小时候的那几本好看。
上了初中,我们也没有读名著,我读得比较多的是《少年文艺》。我们的空闲时间倒是学了不少东西——练字,学吹口琴,可是,我觉得在阅读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收获。
再往后,忙碌而紧张的高中就更是与阅读无缘了。
有人说,大学的阅读量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阅读量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的确如此,而我可真的没读多少。
学校的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偶尔借书读;班上竟然有同学卖起了盗版书,我也曾借过来读。但是,算来算去,也没有读多少。
随着毕业参加工作,阅读就更是离我越来越远了。环境是一方面,但关键还是自我学习能力不够强。在工作中,由于没有教语文,也没有引导学生好好阅读。
读了这几篇文章,好羡慕那些学生,有那么好的老师带着徜徉在浩瀚的书海。幸好,我遇见了杏坛网研社,遇见了一群非常优秀却仍然奋力奔跑的人,想起梁老师和杨老师的“书香班级”,想起杨老师的“阅读存折”……
我是不是也能像他们那样,用书开辟出一块独特的空间,带领一群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相信,在师生共读的路上,我们定能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定能看到风生水起,赏到满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