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6月25日与我的老师“同上一节课”,时髦术语叫做“同课异构”。老师是天水师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郭治锋先生,郭老师是30年前我上大学时的教学法老师,也是我的实习指导老师。那时,老师正年轻观念新热情高,经常组织我们观看于漪、钱梦龙等名师的“录像课”,以改变当时盛行的传统教法“满堂灌”,学生自然受益匪浅。这让我们在初登讲台初为人师时,就有一个相对比较高的起点,后来能够立足杏坛传道授业而深受学生喜爱,更离不开老师当年的良苦用心谆谆教诲。
郭老师是一位少有的热衷于育人的老师。近年来,老师利用“国培计划”这一平台,经常把国内的教育名师特别是一线的语文名师,想尽办法邀请到天水师院来提供示范课开办讲座,让文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学习,还经常把天水师院的研究生领出去到全国各地参加大型研讨会或顶岗实习,让学生向名师学习向一线老师学习,这些听课研学活动,使学生眼界大开能力大增。一心为了学生,一意为了育人!有这样教育情怀的老师现在少之又少了。
郭老师更是一位少有的极热爱课堂的老师。老师经常说“教中国语文课,做无比幸福人”,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的生活状态。年届花甲临近退休仍乐此不疲,老师说,他每到一地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自己的学生上课,条件允许可进行‘同课异构’”,这大概是昨天我能和老师一起“同课异构”的缘由吧。借郭老师同天水师院招生就业处同事来静宁一中宣讲“志愿填报及招生政策”的机会,我们师徒“同上一节课”也算是满足了老师的心愿!
老师永远是老师,他一直不忘关心学生课堂的变化,一直不忘关心学生的成长。郭老师是一位心肠极热的真正“游走于中小学课堂的大学老师”!
2021.6.26晨记
附[教学反思]
今天和老师郭治锋先生同上一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文物定格,贵在鲜活”中选自《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
教学设计的主线是“谈理想”(述志),以两个“探究研讨题”为抓手展开学习:1.四个弟子的理想是什么?有什么性格特征?2.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理想是什么?
课堂流程:
1.学生个体朗读,解决读音,指导学生诵读。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3.文言知识点渗透到解决问题过程中适时解决。
课堂效果:
我一直践行“三主”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整个过程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好,效果良好,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不足及改进的地方:
1.文言知识点的落实不是很不到位,学生可能还存在没弄懂的知识点。应该提供时间集中解决,让学生把不懂的知识点提出来,引导学生互相解决。
2.由于时间原因,刻画人物的手法还没有落实。可以渗透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最后集中解决。
3.文章的内容挖掘得不够深入,高度不足。这首先与本人的素养有关,今后更应多读书多研究多交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提高授课能力提升育人水平。
[作者简介]
成纪肖璋:本名王成锁,现任教于静宁县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平凉市“学科带头人”,静宁县“教学标兵”,天水师范学院“国培计划”特聘授课教师,读者传媒“阅读写作指导专家讲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30多年,致力于“本真语文”的教学实践,教学中重视渗透传统文化,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编著国学经典读本《论语选读》(吉林文史出版社)并荣获平凉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主持参与5项省市级课题并通过鉴定。长期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博采众长,教法灵活,课堂生动,初步形成了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引”为主的教学风格,曾多次为县内外提供“示范课”“交流课”,4次荣获省、市、县课堂赛讲“优质课”奖励,录像课《六国论》被中央电教馆等部门评为全国“二等奖”并收录于学科网。有数篇论文发表于《现代语文》《语文天地》等刊物,论文《教育理念因时变,立足教研促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初探》荣获甘肃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应邀担任县内外“教师培训”“国学经典”主讲十余场次,曾参编《静宁县教育志》《静宁县教育文集》《创新作文•高考优秀作文》等。
教育理念:关爱并信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努力追求过一种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