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个物理和精神意义上的空间,也是迈向更大世界前的起点。从子宫—妈妈的怀抱——床——某个房间——整个家,这个空间链是否安全,是否包容,是否有耐心和理解的资源供他取用,决定了他感知下一站世界的心理底色。
我们先来看看名字叫“薇姬”(一项跨越30年的关于“依恋关系”心理实验的被试)的这个孩子。
薇姬6个月,母亲把她放在桌上的摇篮里,自己站在一臂远的地方,拿着奶瓶放在孩子的嘴里。这位母亲环顾房间,显得无聊烦闷。当婴儿吐掉奶嘴时,她就愤怒的把女儿的头猛拉回原位。婴儿的头向前倾着,露出痛苦的表情,好像要哭的样子,却因为奶瓶在嘴里塞得太紧而哭不出来。
薇姬6岁,她正在和母亲一起布置玩具教室。她身着一件印花连衣裙,眼睛大而黑,却充满担忧。她试探性的移动了下玩偶,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母亲。然而母亲脸上毫无表情,就像薇姬童年时一样。她伸出胳膊,挪动了一件家具,算是回应了女儿恳求的目光,却连只言片语的交流也没有。孩子在玩具桌前再也坐不住了,抓着自己的胯部说要去洗手间。令人焦虑、断断续续、毫无乐趣的游戏结束了。
薇姬26岁,当她走进心理医生的办公室时,医生的感受是:“打了一个冷颤。”薇姬很瘦,走路时小心翼翼,眼神里充满担忧。说话时,你能感受到她柔和、小心的声音在掩饰着内心的紧张。面对医生的目光,她很回避,就好像眼神会咬她。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宝宝(参与婴儿观察计划家庭婴儿)。
11个月大的宝宝,在兴致盎然的吃过妈妈准备的草莓后,扭动着身体要从儿童餐椅上爬下。妈妈马上明白了她的意图,将她抱下,扶着她摇摇摆摆的往前走。小家伙显然有着自己的目标。她先是走向摆在矮柜上的绿色榨汁机,那是妈妈经常帮她准备辅食用的机器。她用小手戳戳弄弄,接着又被不远处墙边的玩具吸引。看到她的身体转向,妈妈马上调整姿势,扶着她一步步挪向玩具,开始耐心地陪着她摆弄玩具。就这样,她们一站站地探索着屋里的角角落落,妈妈始终耐心地陪伴在宝宝左右。
当一个婴幼儿,能够带着充足的自信与活力去探索整个房屋时,这意味着他在此之前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这更意味着母亲为此持续不断的做出各种努力,去理解并适配婴儿的需要。当婴儿和母亲之间,强烈的依恋被稳定的建立,在他的心里便开始有一种凝聚感,一种来自母亲理解、信任和爱护所带来的凝聚感,既:我能够拥有自己的欲望,我是被爱着的,这个世界接纳我。母亲那些看似平凡而又繁重如山的照料,聚沙成塔的成为了一个人人格的基石。
于是我们也理解了许多成年人被无法言说的痛苦淹没,他们或无法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总被挫败和痛苦缠绕,或找不到生存的意义,在生死交界的迷雾里迷惘徘徊。
生命的形成,毫无疑问是个奇迹。而在物理构成的身体空间之内,我们的内在世界也如宇宙一般,在永恒的变化生长。这壮丽的风景,我们无法直观的触摸与测量,但却可以通过我们的倾听与凝视,被感知与看见。时间推动着我们向前跋涉不息,然而要窥见和现在与未来有关的秘密,我们有时却必须回到源头,去看看起点以及随后的征途,那里曾发生的一切。这种发现,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命运、塑造命运。
材料整理于李煜玮《人,总得试试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