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写上一篇读书笔记已有20多天了,看来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还需要些时日,虽然步调走的慢些,但可不能轻易放弃,毕竟我才刚开始啊啊~(笑哭表情一枚)拖延这个毛病总是能肆意忘形,也可能因为我总是把困难放的太大,就像这本《破茧成蝶》因为内容比较庞大,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心生恐惧迟迟不敢开始。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Roosevelt
本书从用户体验角度系统的讲解了产品从需求到项目上线的全过程,图文结合包括对知识点案例的解说也都面面俱到,这对于从事互联网产品相关人员理解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很有帮助,尤其是交互新人更不能错过。《破茧成蝶》从三大模块(第一篇,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信念;第二篇,修炼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技能;第三篇,实现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价值。)谈及用户体验设计,洋洋洒洒却不觉得冗长,因为每一个点每一个模块内容的讨论都颇有意义。
一.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信念
01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
设计不等同于艺术。艺术是感性的,设计是理性的、精密的。用户体验设计首先是要解决用户的某个实际问题,其次是让目的变的更容易解决,最后是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美好的体验。设计师在开始动手设计前,一定要了解这次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要为什么样的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解决?按部就班的思考流程才能更专业的解决实际问题。
02了解用户体验设计师
[交互设计] 就是通过分析用户心理模型、设计任务流程、运用交互知识,把业务逻辑(功能规格或内容需求)以用户能理解的方式表达给用户,最终实现产品战略(公司需求和用户需求的最佳平衡点)的过程。在满足公司需求的情况下,让用户觉得易用好用。交互设计师的产出物也比较丰富,有竞品分析文档、用户反馈整理、流程图、设计草图、设计原型等。交互设计师除了基本的设计工作外,还要沟通、宣传、执行、跟进自己的设计方案,产品上线后还要继续跟进、解决线上问题、收集反馈意见,为下一次迭代做准备。
[UI设计] 要做到懂产品、懂交互、懂设计,能很好的理解交互设计的意图,知道信息优先级,在视觉上予以清晰的引导从而顺利的完成操作,并且能够在关键时刻有条理、有依据的阐述设计理由。
[用户研究员] 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研究用户的人,他们在产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通过分析和研究,深入的了解用户特征、用户行为习惯等,从而为产品、运营、推广、设计决策等提供必要的方向和支持。用户研究员的日常工作可能有市场分析、竞品分析、创建人物角色、问卷调查、焦点小组、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等等。用户研究员的产出物主要是各类型的用研报告。
[设计师] 更注重创意、逻辑、细节,设计目标更纯粹,能够更多的考虑用户,工作上更专注,设计方法更专业;而 [产品经理] 作为产品主要负责人,需要考虑更宏观的问题,聚焦的范围比较广,更重视商业目标,以及其他琐事。
03设计师的职业困惑
对用户体验具备浓厚的兴趣、具备良好的素养(包括性格、个人修养、沟通能力等)、强大的思维能力、掌握的工作技能(专业能力、项目经验等)是面试官主要考察的四个主要方面。
设计师有以下五个发展方向:复合型(懂设计学、心理学、手绘等)、垂直型(专一技能,普通设计师-高级设计师-设计管理)、管理型(有领导能力,负责人心态)、全能型(产品从需求到独立开发运营)、创业型
二.修炼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技能
04设计流程-设计师具体做什么
解决用户需求,减少用户理解和操作的成本,给用户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在实际项目中,我们首先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分析需求、了解需求,即清楚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目标用户是谁,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具体都有哪些功能、内容等。然后我们开始设计,在草图上梳理信息架构,设计任务流程,设计界面,确定没有问题后再用专业软件工具把设计方案呈现出来。经过设计评审后,设计师要去跟进后续的视觉、前端、开发、测试环节,确保最后的产出物和设计方案一致。产品上线后,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对产品体验效果进行检验,小的问题及时解决,大的耗时问题留到下次迭代优化。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快速上线、迅速试错、立即更改的方式更顺应目前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环境。
05需求分析-拿回产品的主导权
[不可忽视的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产品设计的方向,也是需求文档和设计产出的判断标准。因此在确定具体需求之前,优先考虑产品定位。(不要为了1%的用户需求,而牺牲了99%的用户体验)产品定位实际上就是关于产品的目标、范围、特征等的约束条件,它包括产品定义和用户需求。产品定义主要由产品经理从网站角度考虑,用户需求主要由设计师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产品定义中的主要功能、产品特色和用户需求中的目标用户形成了产品定位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产品设计的最主要的方向依据。产品定义一般是产品经理基于市场调查、用户研究、以及对自身资源的综合分析得出的关于使用人群、主要功能、产品特色的分析(比如音乐播放器app,调查显示学生、白领、老人、农民工的使用占比情况发现白领居多且收入较高,对公司更有商业价值,因此白领为主要使用人群;调查市面上音乐播放app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音质不佳,更新慢等问题,而公司恰好有这方面资源,因此考虑可以把音质清晰,更新快作为产品特色。)
用户需求可看作是‘目标用户’在‘合理场景’下的‘用户目标’,其实就是解决‘谁’在‘什么环境下’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户需要救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用户的真实境况。(比如我一个朋友喜欢运动时候听音乐,最好是特别动感的~等等。最后整理目标用户:休闲型/小资型/达人型等,关键字:操作简单/高端时尚/DJ推荐/音质高等;使用场景:上班路上/工作时/运动时等,关键字:声音大/清晰/切换方便/夜间模式/睡眠定时等;用户目标:快速找到流行音乐/需要音质好的/只听某一类型的/想要知道歌名/想跟喝学习等,关键字:k歌模式/提供音乐分类/听歌识曲/分享/下载等)
[需求从哪里来] 在实际项目中,采取需求的主要方式有用户调研(问卷调查、用户访谈、信息采集等手段)竞品分析(找代表性的同类产品分析优劣势)、用户反馈(测试中或上线后)、产品数据(上线后的访问浏览数据、浏览痕迹、点击痕迹、每个页面的浏览时长等,数据分析工具有:艾瑞咨询/百度指数/淘宝指数)等。
[如何分析与筛选需求]
[了解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应包含的内容:文档修改与审核记录/目录/背景描述(做此产品模块的原因、市场行情、业务目标、产品定位等)/用户类型和特征(简要描述目标用户使用情况或现有使用人群情况)/项目时间安排(启动时间、完成时间)/信息结构(内容页面层级)/整体业务流程说明(业务流程图)/需求详细说明(每一条需求的详细说明)
需求文档的后续迭代:需求评审与修改/细节不断补充/交互设计师对需求文档的修正(考虑角度不同造成的修改也很正常)
06设计规划-从需求到设计草图
[如何搞定信息分类] 拿到需求文档不要急于绘制原型,要先注重信息的组织与任务的设定。可以根据逻辑分类(符合逻辑习惯的分类)和卡片分类(测试者进行自由分组或在设计师设计好的导航和名称后用户再进行分组到不同导航下)组织网站所要承载的信息,帮助用户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好的导航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导航设计可以让用户清楚的认识到信息结构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为用户解释‘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能去哪里’的问题,面包屑。在导航的信息组织中,层级的数目可以称为导航的深度,每一层级中包含的菜单项数可以称为导航的广度。在设计导航结构时,要考虑深度与广度的平衡,也就是纵向的层级数,与横向的选项数的平衡。
同时还要注意用户所需信息与商业推广信息的平衡,同时要为重要功能和常用功能设置快捷入口。(作为设计师们就要权衡出哪些是产品的重要功能,哪些是产品的常用功能,合理设置快捷入口)
[主要任务与次要任务] 我们在设计界面时,必须明确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界面上内容的主次关系。需求文档中的功能和内容都比较零散,通过梳理信息结构,我们可以把主要的功能、内容组织起来。而通过任务流程,我们则可以把剩余的部分给‘拼装’起来。(以购物网站为例,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需求就是买到心仪的产品,因此购买商品是用户的主要任务;但要完成购买商品这个任务,期间还需要完成很多子任务,浏览/选择/对比/收藏/加入购物车/充值等等,这些子任务就属于次要任务,他们是为了完成重要任务而存在的。)
设计任务流程要先设计主线(就是把杂乱无章的功能电根据用户的期望及目标以正确的次序组织起来的过程,告诉用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再从容设计支线(次要行为流是否能对用户完成主行为流产生必要的帮助,支线越少,整体复杂度越低,用户越能迅速完成任务),脉络清晰了,才能正确构建起整个产品的功能和内容。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任务流、页面流的设计,相比拿到需求直接画线框图轻松很多。
[如何突出主要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分解用户任务、排列任务优先级、组织合并相关任务等方式,使用户可以专注主要任务。
[如何引导用户完成任务] 按照用户的操作逻辑可以采用相似性引导、方向性引导(箭头指示/视觉纵线等)、运动元素引导(页面动态效果)等。
[理性的规划vs感性的界面] 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需求分析、设计任务流程、信息架构、导航、操作逻辑阶段,偏理性,思路清晰的引导,你给用户的指引路径才是清晰的;绘制界面相对感性,因为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并不会刻意思考,使用产品也相对感性。
[捕获用户的芳心] 贴心的设计惹人喜:可控的感受(加载中提示/聊天对方输入提示等)、积极的反馈(提供积极反馈与互动/鼓励新手用户等)、贴心的提醒(提醒用户可能的错误或疏漏等)、惊喜的设计
[纸面原型快速表达想法] 纸面原型随时记录表达,无需考虑格式和规则,目的不是为了交付,而是为了沟通、测试、尽快地解决那些不确定的问题,更多的关注在框架、流程、基本功能,忽略设计细节。
07设计标准-好的设计需要表达
[什么是原型] 原型是设计师的重要产出物之一,它是产品功能与内容的示意图,即包含静态页面样式(线框图),也包含动态的操作效果(交互说明)。
[标准的原型内容]
[你真的会画线框图吗] 通过明暗对比表达,界面元素优先级关系更为直观;不使用截图与颜色;合理的布局;遵守栅格规范;标记第一屏幕高度;表达清楚UI逻辑;考虑视觉实现后的效果;了解视觉趋势;
[写交互说明的诀窍] 尽量使用真实、符合逻辑的数据内容;不遗漏特殊状态的描述;避免过长的说明(可能的原因:需求或设计方案有问题,导致逻辑异常复杂/开发成本太高有无必要/表述问题避免文字堆砌/避免流水账式的说明)
[关于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是对设计的具体细节、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规则和界限,是一种模块化的应用方法。规范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交互规范、色彩规范、logo 规范、banner规范、控件规范等;规范的好处有很多:‘一致性’形成鲜明的产品特征,增强用户黏度、提高易用性、满足团队协作需求等。
08项目跟进-保障设计效果的实现
”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还不如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
[做设计评审的主导者]
[如何审核视觉稿] 对交互稿理解是否准确;拒绝毫无发挥的视觉设计(交互原型在于表达逻辑传达信息,视觉设计在于美化界面渲染气氛);专注视觉层次是否足够清晰;关注交互细节和状态标注(如按钮的三个状态等);在审美方面不要过分干涉(传达信息是客观的,但视觉设计是主观感性的)
[开发阶段,设计师该做什么] 设计师与工程师关注的点不一样,设计师主要关注页面的交互细节以及视觉是否美观,而工程师更多的关注在简洁的代码、快速的响应以及可复用的控件上。
09成果检验-设计优劣可以判断
[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改善产品的最佳方式之一,只需耗时很短却易发现问题。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发现产品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方法。只要你想知道用户对你现阶段的设计方案评价如何,都可以进行可用血测试,邀请不熟悉这个项目的同事或朋友,花上一小段时间,观察被测对象的操作过程,再进行简单的访谈,并记录下重点就可以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次简易可用性测试)
[A/B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一种定性分析的方法,而A/B测试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样本量小,结果未必可靠,但可以了解到用户的想法;而定量分析虽然样本量大,结果较为客观,但很难从数据了解到背后的原因,两法各有利弊,一般采用相结合的方式。A/B测试是A方案和B方案比较,为同一个目标设计两个方案,一部分用A方案测试,一部分用B方案测试,通过用户的使用情况,衡量哪个方案更优。
[定性的用户反馈和定量的产品数据] 可用性测试和A/B测试一般是在上线前和预上线时对设计进行的检验,用户反馈和产品数据则是上线后,用户在真实环境下使用产品的情况,用户反馈的所有问题和产品收集到的数据,都能真实的反映出整个方案的优劣。
收集用户反馈:线上产品可放置“用户反馈”入口;在线客服收集汇总;移动端应用市场的评分评论信息等
分析用户反馈:要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过滤、分类、整理。可以从内容、功能、使用流程、设计、新功能建议和现有bug等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归纳。有些问题是产品和运营的同事需要解决的,有些问题是开发工程师需要解决的,对于使用流程、易用性和视觉设计方面的问题是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
用数据检验产品目标:量化的产品数据,点击量、转化率、销售额等也都是检验产品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方面。
三.实现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价值
10设计师的自我修养
[好的设计师] 应该是对设计充满兴趣和激情、有一定天分、执行力强、情商高、超出预期、有条理、有上进心、眼界开阔知识面广、并且乐于分享的;可以从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设计流程三方面来提高自己。
[学会思考,事半功倍] 思考上级的真实需求(领导下发任务时候,要领会老板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他想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11设计师易忽略的工作意识
[设计师的品牌意识]
[设计师的流程意识-设计流程]
[设计师的流程意识-项目流程]
总体来说,设计师的流程意识具有灵活性/主动性/专业性。需要注意的是:关于需求变更(评估工作量,大改动延至下期,小改动本期修改并重新排期),关于排期(需求评审之后排期,根据需求内容综合各环节安排时间),关于设计(交互评审后,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大修改下期再做),尽量多做可用性测试,上线前后(上线前,产品经理通知项目成员进行最后检查。/上线后,收集用户反馈及产品数据告知项目成员。/最后,产品经理及设计师及时总结项目问题)
12设计师为了什么而设计
设计师在做设计师时,不能一味的考虑用户体验,而忽略了商业价值和用户需求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