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四个步骤看起来很简单,我一直以为我懂了,实际上没懂。
第一步,陈述事实。我往往把抱怨、评价、指责当成了陈述事实。其实陈述事实这一步是要做到客观评价,不带评价的,这一步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表达观点,而不是陈述事实。比如说,我们最常对学生说的,你又迟到了,你怎么老是迟到!我们以为是陈述事实,其实是在表达观点,批评指责学生。而陈述事实是,你今天早读课迟到了,今天是这星期的第三次迟到了。又比如,我家丫头爸有一些坏习惯,比如说买菜回来直接放在桌子上,而不是放到菜篮子里或者冰箱里,或者我家小丫头经常把她的玩具等摆在桌面上,或者撒在地板上,弄得房子里乱乱的。我就会不耐烦地用这样的句式说:你怎么总是……为什么你又……
我觉得我要换一种语气说,而不是一开口就启动暴力沟通。我应该用平和的语气用这样的句式说: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第二步是表达感受。我们其实总喜欢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在抱怨指责的措辞和带着这些情绪的语气里。比如上面那个例子里批评学生的那句话,你怎么老是迟到!这里面就有指责的情绪在里面,这会被指责的孩子心里不舒服,就会激发他的防御机制,可能他会反驳,哪有,我昨天就没迟到,即使学生不敢反驳你,也会在心里默默地表示不服。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了解学生为什么迟到,看一下怎么帮助他改掉迟到的坏习惯。可是,我们往往一开口实施了暴力沟通。这样很难达到沟通的目的。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迟到的学生,直接表达我的感受,你这个星期迟到的次数有点多,你迟到的行为让我有点生气,也有点担心。
我可以对乱放东西的丫头爸表达我的感受,你把菜放在桌子上,会把桌子弄脏了,还显得乱糟糟的,我看到了觉得心里很烦躁。或者对弄乱丢玩具的小丫头表达我的感受,宝贝,你的玩具把我们家桌子占满了,显得很乱,我都没办法放东西了,我看到桌子上摆满东西会觉得很烦躁。
非暴力沟通就先体验到这两步吧,明天开始去践行。
写到这里我有一些思考:经常很忙,没有时间收拾家里的东西,可是看到乱乱的家,我真的挺烦躁的,好像心里被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当我一时间没法收拾好东西,我该怎么办?我应该怎么跟自己烦躁的心情相处?用老奶奶对待小孙子的心态去对待我烦躁的心情?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之后呢,我可以怎么做?看来这是我接下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