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听课笔记 执教者:蒋军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上《麻雀》,作者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名字叫屠格涅夫。屠格涅夫读得慢的话怪怪的,串得快一点听起来舒服一点。谁来读一下这个名字?你来读一下。
屠格涅夫。
二、概括主要内容
(一)插画
1.屠格涅夫写的《麻雀》。我说开始之后请大家放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我们要给这篇文章画一幅插图,只能一幅,你画一个怎样的场景?听明白了吗?开始读课文,自由读。
2.文章不长,大部分读完了。没忘记蒋老师刚才提的问题,你稍微准备一下,因为我话筒要递过来,你总要用文字描述。如果画一幅插图,你画什么好?有想法的请举手。
生:先请你说,我会画老麻雀张开翅膀护在小麻雀身前的场景。
这个句子非常简洁,通过他的描述我就知道他画什么了。
生:我会画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飞在半空中,两只眼睛对着猎狗,准备与他搏斗,保护自己的孩子。
师:他为了把画面描述的清楚一点,用了很多形容词,但是两个人画的场面其实是差不多的,就是老麻雀想保护小麻雀。
3.我来之前请我们小学的小朋友也画一画,我没有请他们用文字描述,直接画,我们会发现真的选择差不多,有个朋友们画了这一幅。这个猎狗画的有一点像宠物狗,是那个场景,对吧?
有个小朋友画的这一幅,一样一样。
一个小朋友画的这一幅,那个意思就是那个麻雀像小鸡。
一个小朋友画的是这一幅,他的绘画水平一般,但是画的场景是不是相似的?
好,那我们看看绘画水平高的噢,我找了不同版本的书本,选了这篇文章,也画插图的这个画家画的这个场景,所以各位想当画家好好练哦。
4.这个画家画的也是这个场景,大同小异,我就想问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只能选择画一幅图的时候画这个场景?嗯,现在请你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时候是这个故事的高潮,就是小麻雀它即将要面临危机的时候,老麻雀飞了下来。
师:他这个说话有水平,先是概述说这个场景是这个故事的高潮,然后解释一下为什么说这个场景是高潮。厉害,有补充的举手。
生:我觉得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这是高潮,比较精彩,让很让人喜欢。
师:高潮部分人往往是非常精彩的场面,当然要把它画出来,是吧?好,所以我们的选择是一样的。
5.那么蒋老师如果放宽要求,我们把这幅图放在中间,前后再画一幅图,你会画什么呢?我先请同学说一说前面你画什么?
生:我就会画前面猎狗走进小麻雀,然后嗅小麻雀的场景。
师:逼近小麻雀,小麻雀面临危险,是不是很多人会这么样画?
生:那后面这幅图画什么呢?
生:我会画猎狗慢慢地往后退。
师: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什么部分呐?
生:结果部分。
图画的不是特别好,大家将就看一下啊。你看就是画这个场景退缩掉头了,也就是说我们画的这三幅图是我们今天所读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概括课文大意
1.刚才是通过画的,如果我们用语言来组织也可以,对不对?同桌之间说一说,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开始。
谁敢应对?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呦,他举手这么干脆,充满自信。
生:我认为麻雀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时,猎狗发现了一只羽毛还未丰满的小麻雀,于是猎狗就把它当成了猎物,开始逼近他,小麻雀就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师:没说错,但是不够简洁,所以待会我还会再请一个人,我看看你有没有临场调控的能力。经过跟结果尽量简洁,实在简洁不了也没办法。
生:我认为经过是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尽力地保护自己的幼儿,跟猎狗搏斗。
师:好很多了,你发现没有?所以它临时调整能力是很强的。
生:结果是猎狗我看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渐渐地害怕了,便向后退。于是唤回了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师:也偏长,哪位同学能够应对我的起因、结果。尽量简洁。他是第一个举手的,很自信的啊。
生:我认为麻雀的起因是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师:最好再加一句。
生:我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小麻雀,准备吃掉它。
师:准备吃掉它,准备袭击它,对不对?好很多了。
生:结果是我带着猎狗离开,小麻雀得救。
言简意赅,就是这样,对吧?
三、聚焦经过
1.好,接下来我们继续往下研究,起因、经过、结果都知道了,那么经过部分课文当中,哪些语句是描写经过的部分呢?请你把它划下来。因为大家都说了,文章最精彩的就是这个经过的高潮部分。
四年级的速度就是快,刚才跟三年级上课感觉完全不一样。
好多人画好了。好,我不请,一个人起立,说他画在哪里了,我就直接展示应该画哪里。当然你前面多画一点问题不大哦。
2.我是从突然开始画的,就表明这个故事来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接下来就是写这个场景的,是吧?这样划的请举手。真好,手放下。
3.现在蒋老师稍作调整,我把这些句子写经过的,写高超部分的句子塞到这个格子里边。刚才这个格子里画的是画,对不对?接下来我再把起因结果的文字塞进去。蒋老师喜欢研究写作,请问这样一塞一展现,写作上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这样子写的话就太啰嗦了,而且很多。
师:哪个地方啰嗦了?
生:经过这一段的时候他很啰嗦。
师:我没听错的话,大家批评屠格涅夫写得啰嗦吗?这个地方应该写具体,还是写得简单一点?所以应该写具体一点,对不对?你可能没表达清楚。经过部分是整篇文章里应该写的最具体的,从篇幅度上讲就是应该写的最长的,对吧?一点都不啰嗦,明白了啊。好,我当他是个发现。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经过这一段话可以概括整个文章的内容。
嗯,那当然了啊。但是少了起因、结果,文章也不完整,是吧?经过要总体概括也难,请坐,我说写文章,你看这个结构对你写文章有什么启发?一个启发就是经过要写的具体一点,还有吗?
生:我觉得还要凤头豹尾。
师:哎哟,这个词儿一般这类不读书的人说不出来的。所以你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凤头豹尾?
生:凤头,意思就是说比较华丽的开头,豹尾,就是说它的结尾非常的强劲而又有力。
师:听明白了,不仅仅是华丽,就是头跟尾都要显得非常的简洁、有力、干脆。能不能显得很具体、很长,不能喧宾夺主。一篇文章里边最主要的部分是哪一个部分?
生:经过部分。
所以你们慢慢就发现了,对于屠格涅夫来说就面临困难了。他也明白写文章要凤头豹尾,经过要写具体,关键是怎么写具体呢?有的小朋友就是写不具体的。
4.我们就来研究了,一般围绕主人公写具体,无非写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但是这件事这个故事很特别,主人公是一只老麻雀,请问哪一个词很难写,很难运用进去?
生:我觉得这个语言,这个词我觉得对老麻雀用不上。
为什么?
因为老麻雀是动物,它是不会说话的。
是吧?如果说话了,那么这个文体就变了,就变成童话,变成民间故事了,是不是?所以这个词儿没法用?还有。
生:我对他的话有补充,心理更难写。作者无法知道老麻雀的心理,一是因为它是动物,问它说出来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二是别人的心理必须他亲口说出来,如果说不出来的话,那是不知道,只能靠想象。
有道理,有道理。一般来说不写,如果真的要写,往往是好像在想对不对,因为真的不知道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两个词都排除掉了,还有要排除的吗?这个麻雀的神态写也可以啊,其实也比较难写。为什么?
就是麻雀它脸上不会做出这个表情,所以这个神态也是很难写的。
麻雀的神态有我们人类那么丰富吗?没有的,如果麻雀五官都很生动哦,表情很丰富,那也挺吓人的。那是动画片对不对?
5.所以你看屠格涅夫这篇文章不容易,他说要把这一个过程写具体、写长,但是他所能运用的方法很有限了,语言一般不能写,心理也没法写,甚至神态也不太好写。那么这个时候他主要写什么?
动作和神态。
对不对?那么它的动作是什么呢?神态怎么提到的呢?请大家好好地默读一遍,待会要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你记得越多,读得越仔细,待会这个任务才有可能完成。
好,自己默读完了,因为不长啊。
我问大家,屠格涅夫在这个片段里边有写它说的话吗?
没有。
写它的心理活动吗?
没有。
也没有,神态也不多,对不对?主要写他的动作和声音,是吧?
6.好,请大家把书合上,这个段落 164 个字。待会儿请你凭着自己的记忆还原出来,能还原多少就还原多少,尽量跟屠格涅夫写的一样,听明白了没有?再给你们看一眼哦。待会写的一点点太尴尬了,我不知道你们写字速度快不快啊,我可以翻页了吗?
可以了。
好,马上写。
四、学习描写
好,停笔。不管你写到哪里。蒋老师感谢你们刚才这么努力地投入去写作,我相信你们有收获的。请看这里。这位同学写得非常快,写了八行了,而且我看一看基本跟原文一样。我就问一下啊,请问他平时的写作怎么样?
噢,挺好的,你看看写作好的人,他能够马上吸取经验,关键记忆力应该是非常好的啊。真好,那你们写得怎么样呢?我们来对照一下。
1.蒋老师出示原文了,有一句话我写成红色的,因为屠格涅夫喜老麻雀的动作,这个落的动作前面它加了一个比喻,看到没有?好,我强调这个红色的字,把这句话读一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你要知道你是在还原,我觉得你应该把这个比喻句写出来的,请看你自己写的这个比喻句落下的,没有写的请举手。
你们都写进去了,是不是?真好。这就叫学习,我告诉你,这个比喻句真的太棒了,从这个比喻句里边可以发现很多信息,请问你能发现什么信息?(这个提问方式很妙)
生:我发现了这个老麻雀从树上冲下来的,这个速度非常快,而且还非常的用力,体现出了老麻雀非常想拯救自己的孩子。
你看这发言,他发现落下来的速度很快,他不写快,用那个比喻句,对吧?而且很有力。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他讲的原因我觉得已经讲得很好了,还有补充吗?
它这里写的是像一个块石头似的,石头是很小的,说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显得非常的渺小。
生:这个比喻物本身就是小的,从个头上来说对不对?也写出了小麻雀在这个庞大的猎物之前很渺小。真棒。
生:我对它的发言有补充。因为石头本身是很重很坚硬的,这里写出了老麻雀很坚挺、很勇敢,就是一心想保护自己的孩子,无视了与对手之间的大小与差距。
说的真好,只不过那个词他自己也感觉到不太恰当。就是石头那种坚硬的感觉能够让我们联想到老麻雀当时非常的坚定,他用了个坚挺,刚才说是不是坚决、坚定?你看他很会阅读,还有补充吗?
生:我对他的发言有补充。那时老麻雀的选择有两个,一边是拯救它的幼儿,另一边是保护自己,而它果断地选择了拯救自己的幼儿,体现出它的果断和对幼儿的喜欢。
说明他的选择是不犹豫的,如果犹犹豫豫可能像石头一样落下去吗?
不可能。
生:我对他的话有补充。我认为屠格涅夫在这里写到像一块石头似的,这里也可以看出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对于小麻雀来说就像一个坚硬的护盾一样,小麻雀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因为它的妈妈来保护它了。
他忍不住用自己的一个比喻,这块石头就像一个坚硬的护盾。真好,所以同学们,一个好的比喻可以产生这么多的效果。你说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有的时候要用比喻啊?
你们没有落下。恭喜你们。
2.我们再来对照,我不知道你这两个词有没有落下?跟我读。
因为有的同学一辈子这两个的都分不清楚的。尖叫是动词,前面是土也地。跟我读。
绝望地尖叫着。
嘶哑的声音。
声音是名词,所以这是白勺的,对不对?再读一遍。
我想问哦,这两个词语你都没有落下,都写进去的请举手。
真厉害,落下一个表达效果就会差很多。手放下,我要问了,这两个描写声音的短语连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个都是用来描写声音的,都是来描写老麻雀,他在那时候非常的紧张,对着猎狗就是已经很不错了。
从这两个词语里面能够看出老麻雀的紧张,是吧?但是你会发现声音有变化的,从这种变化当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绝望地尖叫着,是老麻雀正在绝望。而嘶哑的声音可以看出他正在对猎狗进行驱赶。他尽力想保护自己的孩子,所以正在与猎狗搏斗。
它是用声音来震慑猎狗,对不对?还有吗?
我认为嘶哑的声音写出了老麻雀自己也很紧张。
紧张到以至于声音都嘶哑了,对不对?好,前面还是尖叫呢。你说。
就是我从这个嘶哑的声音能看出来,老麻雀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冲下来保护自己的幼儿。
你们的理解都没错,但是蒋老师请你们再体会哦。前面的声音是尖利的,后面的声音是嘶哑了。联系这个你觉得体会到什么呢?
我体会到他有一点点害怕,但是更多的是他的勇气。
那可能蒋老师自己理解的肤浅了,你看前面还是尖利的,后面嘶哑了,就说明他叫的时间非常长了,叫的久了,叫的长了以至于声音都嘶哑了。所以你看屠格涅夫,你以为他随便写的吗?不是随便写的,对不对?
3.好,再来看这些词语,你有没有落下,我们刚才说了屠格涅夫只能通过动作、声音去写的,对吧?这里有一些动词跟我读。
这个煞字跟你们不太一样,对不对?两个版本没关系,扎煞,浑身发抖,呆立,这些动词你全部写进去的请举手。哦呦,这些同学了不起,三四个手,放下,写清楚两个的请举手。很多手,放下。
(1)那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三个动词里边最难理解的是哪个动词?
扎煞。
你认为扎煞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扎煞的意思就是年纪老了,没有那么大力气,是用剩余的微弱的利器力气来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倒下。
这个扎煞指的是支撑身体吗?
我认为扎煞的意思是把羽毛伸开。
是吧,原来是贴着身体的。
我认为扎煞的意思就是耸立起羽毛。
竖起羽毛,对不对?好,你来说。
我觉得扎煞的意思就是把羽毛让它变得蓬松。
(2)哦,有那么点感觉,语言很难形容。没关系,我们直观的看图片好不好,蒋老师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张算是扎煞的图片,你们想想看,为什么这样的图片很难找到?现在百度一下不是很方便吗?为什么扎煞起羽毛的图片很难找到?
因为有的人不会仔细观察扎沙这个样子,所以很难找到。
那是因为我们人的原因。
我觉得这个扎煞就是那个动物已经是那个进入绝境,然后又要扎煞这个羽毛,然后很少情况下才会把这个羽毛扎。
杀起来。听明白了吧。你说麻雀会经常做这个动作吗?不会,他是在特殊的情境当中,甚至在绝望的时候才做这个动作,对不对?不说了,我们来看一看,真的很小一张图片,我找了好久再找。你看不清楚,看那个你们不方便,就看这里扎沙去,羽毛很难拍到的,他做的时候还要恰好捕捉到,对不对?
那我就问你们,扎煞这个动作,麻雀很少做;浑身发抖,它经常做吗?没有,也不会啊;呆立会经常做吗?不会,我们可能经常发呆哦。动物经常发呆,连命都没有的,对不对?
(3)好,这 3 个动作动物都不太做的,都是在特殊情境下才会做的,对不对?所以我相信它心里是有活动的,又要动笔写的。不是还有第二张作业纸吗?你选择 1 到 2 处写一写麻雀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是不是好了,来,头抬起来,蒋老师要从中选择三位同学,我们连起来读,然后我们共同选择一位写的最好的,好不好?
A.第一处:
我先请你读,我来读前面的句子,他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他心想——
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能让它受到一点儿伤害。
他强调的是不能受到一点儿伤害,这是他的写作。谁再来读?好,你来,要比拼,你们要从三个人里面选择一个。他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他心想——
即使孩子活下去的希望渺茫,我也要尽我所能去抓住这道希望之光。
哎呦,他这个转折“尽管……我也要……”,而且有个词:希望之光。这是一个母亲的心声,虽然他是个男同学,老麻雀是公的,母的也不一定啊。
第三位想跟他们竞争一下的。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他心想——
我的孩子,我要救出我的孩子,不能让猎狗吃掉我的孩子。
他的话连续“我的孩子”出现三遍,内心似乎在喃喃自语,这是他的特色,对吧?手指,你们选谁就谁胜出了,你们选谁?
B.第二处:
选择第二处写作的请举手。我还请人读。好,我先把你引一下啊。他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他心想——
我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如果我走开了,在树上看着我的孩子一点一点地被猎狗吃掉,我是会多么心痛。我一定要把我的孩子救出困境,即使我牺牲了,我也要把我的孩子救出来。
唉呦,他描绘了一个自己无法接受的场景,牺牲那个词在这里索性改成死字。如果我死了,一个人不会自己对自己说我牺牲了,把自己当作英雄的,明白吗?好,真好。
刚才是你是吧?他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他心想——
就算我粉身碎骨,我也要救我的孩子,他现在身处困境,我一定要帮助他,我一定不能畏惧。
他喜欢用“一定”这种发誓性的,对不对?
另外一种写作还有人吗?男同学也要给比拼一下来,他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他心想——
为了孩子,我即使牺牲了,那又怎么样?如果牺牲了,我也要为孩子争取那一点点渺小的希望。
好。三位手指一下,你们选哪位啊?更多的是指这一位,你们两位暂时淘汰,待会要上来的啊。
C.第三处:
第三处谁写了?举手,先他读啊。他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他心想——
处于绝对的劣势面前,只好放手一搏,哪怕只能挡一时也行,一定要让幼儿活下去。
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不要好像跟自己没关系一样,要幼儿会活下去。这个老麻雀语词还比较丰富的。
再请一位,他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他心想——
为了我的孩子,我不能在树上呆呆地看着,我要救我的孩子,即使我死掉了,那又怎样?
他觉得不够到位,所以临时加了个句子,两位了,还有没有的话就两位里选了,选哪一位毫无疑问了。请坐。
(4)前面两位上来,拿着纸上来,下面我们感受一下。来,排好队。感受一下加上心理活动的写作,你拿着,我来读前面部分,大家感受一下加上心理活动最后的感觉是怎样的?
师生合作朗读。
请入座。他们的心理活动写得好不好?好的,但是我要问的是屠格涅夫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如果他要写心理活动,请问能写出来吗?应该可以吧,而且写的应该比我们好多了。但是我们看原文这个地方,他有写心理活动吗?
没有。
这个地方他有写心理活动吗?
没有。
这个地方他有写吗?
没有。
(5)这个问题又回过来了,我们经常说要把经过写具体、写详细,屠格涅夫也有能力把它写得更长、写得更具体,对吧?为什么屠格涅夫选择不写?
我觉得如果加上心理活动的话,就会变得有点像童话,这样的话是不太符合这篇文章就是他真实看到的场景的,而且他也不能听到麻雀的真实的心理活动,这只是他一时的猜想而已。
好,听明白了,写了心理活动就没有即视的感觉了。看过《希顿的动物故事》吗?有的人看过,他很少用心理活动,对吧?他是写实的。他写的不是童话,还有补充吗?为什么选择不写心理活动?
我觉得应该是让读者更有兴趣继续读下去,然后让读者可以思考很多,就是老麻雀会想什么?
就是让读者更有想象的空间,你看他发言的时候拼命说让读者,很多作家写作的时候真的会考虑,写的太多了读者就没有发挥的空间了,对不对?请坐。
你看你们写的心理活动一样吗?
不一样。
因为是屠格涅夫给了你们空间,对不对?真好,还有要说的吗?他任何一个问题都会举手的,真是厉害。
我认为就是他已经把那个思想体现在动作上面了。
你看看,每次发言,我觉得他都是总结陈词,因为心理活动不用写了,这个心理活动他已经通过什么写出来了?
动作、声音写出来的。
(6)所以整篇文章我们是研究的是一篇文章要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写,然后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个经过写具体,对吧?屠格涅夫做了个很好的示范。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让语文老师带你们继续学习,下课。
【执教老师说课】
各位老师,刚才上了《麻雀》这篇文章,现在都讲学习任务群,其实《麻雀》这篇文章所属的任务群当然是文学阅读和创意写作任务群,因为这个单元所有的文章就是带领孩子们去欣赏好的文学作品是怎样的。那么我们回顾一下我这堂课有没有朝这个方向努力?
1.我个人认为是这样。尤其讨论到后来,我都感叹于小朋友的发现,对吧?你看看噢,我们要把经过写具体,写详细,我们可以从哪些方向去努力?作者是在用权衡的,是有选择的。他明明有能力用上心理活动,但是他刻意选择不写,小朋友发表了自己各自的见解,这就是文学写作,这就是文学阅读,这就是创意写作,就是我们掌握了很多写作方法,但是写作方法是供你选择,而不是逼你使用,我们要根据读者,根据具体的情境来灵活加以运用。
所以我问的时候也是比较文学化的,他为什么不选择写,而是不问他为什么不写啊?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就对立起来了,似乎这篇文章屠格涅夫没有用心理活动,就觉得心理活动是一种不好的写作方法,不是这个样子的啊。这是第一个我要跟大家交流的。
2.文学阅读跟创意写作任务群是一个大的门类,下面具体到教材当中有许许多多的小的学习任务群。那么具体到这个单元小的任务群就是我们借助文章来了解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要有起因、经过、结果,然后要把经过写具体,所以我整堂课都是围绕这个主要的单元语文要素的,这个单元的《麻雀》这篇文章我朝这个方向努力,那么另外一篇文章我当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第三篇文章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某种意义上就是全文阅读,加深印象,这是第二点,要跟老师们交流的,所以学习任务群没有想象的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奥。
3.我想跟大家交流的就是我恰好刚才上了三年级的一堂课,如果两相比较,你就会发现在四年级的这堂课里边加的读写练习就偏多了。我个人认为语文的学习不能讲道理,不能总是在说一定要语文实践,一定要有语文练习啊。三年级因为年龄还小,所以我很多时候让他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但是在这节课里边,实际上他的学习强度是比较大的。轻轻松松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要让他感觉到有强度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
你看在这堂课里边,我让他在几分钟之内默背 164 个字的那一个片段,真的有小朋友基本上写到了 160 个字,即使没有写到 160 个字,有的小朋友也是很努力的,我为什么一定要加这样一个环节?因为在很多公开课里面,很多老师不愿意用这样的环节,总共 40 分钟,对吧?这里就要写好几分钟,因为没有这个体会,没有体会过这个写作的甘苦,没有努力过,没有尝试过,没有把自己当作屠格涅夫,他这种印象就是不深刻的,我让他通过尝试明明白白地感受到要把一件事情把经过写具体,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我们语文老师一天到晚敲着黑板说写具体,提出一个要求其实没有多大用的,一定要自己写。
再比方说我为了让小朋友体会屠格涅夫在这一个情境里边,因为这个角色的特殊性,因为它是一只老麻雀,所以它主要选择写它的动作和声音,而不选择心理描写或者语言。为什么呢?本来可以通过讨论讲解就可以把这个环节实施掉的,但是我偏偏让小朋友自己写心理活动,又要写写也是很辛苦,但是写过之后他才有切身的体会。
心理活动可以,屠格涅夫为什么不写呢?屠格涅夫不写真的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你看我也是选择第二句的,张三选的第二句写法完全跟我们不一样,李四又不一样,所以他在这个具体的语文实践当中感悟到很多写作的规律,所以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这种任务群无论怎么变,一定要辅之于所谓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忙起来,学生不忙不累,没有价值感的忙和累,他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好,谢谢大家。
听课感受:
蒋老师的课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感受,他执教听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盘古开天地》《灰雀》,今天又观摩了《麻雀》
蒋老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很深,他总能捕捉到文章中的字眼。在《麻雀》这课中,蒋老师抓住“绝望的尖叫”“嘶哑的声音”“扎煞”“发抖”“呆立”学生在文章中真正地走了一个来回。老师这样的文本剖析来自于他对教材的独到的理解,让人耳目一新。
蒋老师在挖掘的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很巧妙,蒋老师注重语文实践活动。开课时,老师设计的漫画格,让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课堂的环节简答但很高效。另外蒋老师让学生走进经过的高超时,学生读完后,立刻就去写出读的内容。这样经典的文章值得学生去记忆并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同时给读写结合开辟了路径。只有在写中才能理解屠科涅夫的语言的精妙。这样的设计很少见。
听大师的语文课,总有让人想不到的环节,恰似这些环节的处理让人如饮甘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968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0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22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1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2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44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3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88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8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2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3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83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4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5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95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01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按一定顺序写清楚的) 习作要求:写...
    I李会娟阅读 5,542评论 0 0
  • 早上听了我的同事黎薇的一节语文课,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黎老师这一节课主要是围绕着...
    舒北柠阅读 2,643评论 2 3
  •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安排,认真落实了听评课活动。2020年10月27日上午,四年级语文组徐...
    龙之崛起阅读 942评论 0 4
  •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赵萍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课《麻雀》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作...
    暖暖_cbc7阅读 1,137评论 2 6
  • 蒋军晶是我很喜欢的老师,也很有慷慨,将自己的录像课放在公众号供大家学习。我用了两天听了他的《麻雀》。这篇课文是屠格...
    全力少女阅读 4,637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