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演讲表现,从60分到90分很容易,那么,如何从90分到95分呢?
第一点:转移焦点
演讲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是不是都在想:
我要说什么/我的手要放哪里/我在努力看观众的眼神/我要让大家接受我的观点/我好像有点紧张/我要说得慢一点/我有点忘记下面的内容了/我要是之前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是不是都是围绕着“我”转?满脑子都是我自己,你有没有考虑到台下观众的感受?你的思想就会影响你的行动,导致你的演讲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势必无法讨得观众的欢心。
很多年前,我一开始参加国际演讲会时,得到一些资深前辈对我演讲的点评,对我演讲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巨大。
我记得我刚上台演讲了几次,就有一个前辈私下跟我聊,说:“CZ,我觉得你演讲能力很棒,真的,你的肢体语言啊,语音语调啊,逻辑结构啊,其实已经是非常高水平的演讲了,不过有一个致命的地方,你得改,不改啊,很难突破瓶颈。”
“你太关注自我了,你在努力塑造一场完美的演讲,这场演讲更像是你的自我表演,而不是跟观众的一场精彩互动。但是你要记住,做一场演讲,目的是为了观众,而不是为了你自己。”
前辈的话是蜻蜓点水,对我而言却是波涛巨浪,我像是突然间醍醐灌顶了一样,对演讲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并且,我努力把这种认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此,每次演讲,我的心中是观众,而不是自己。
即使后来我做了培训师,给学生们上课,我的心中也都是学生,课前准备都是从学员角度出发:他们想听我讲什么?他们希望课程如何进行?他们如何才能喜欢我的课程?因为从学员角度出发,我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互动为主,讲课为辅,以引导+咨询式的方式为带领学员进行演讲技能的培训,一天或者两天课程下来,学员们通过互动和展示,演讲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我收获的果实,就是每次学员们给到我的课程分数评估,都接近满分。
虽然准备课程的过程很辛苦,因为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每一分钟学员的体验度,而且上课时还要充分去开展互动,进行个人化的咨询和培训,对培训师来说体力消耗巨大,可是最后能够得到学员乃至企业的肯定,也就不枉费我一番苦心了。
所以,演讲能力“质变”第一点:将你关注的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听众身上。
第二点:以你为本
通过第一点,我们做到了心中有观众。在准备演讲的时候,我们充分从听众的角度考虑,了解他们。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我在里面提到“如何从四个角度分析听众”。
这设计到的是演讲内容的设计(content)。那么,真正到了演讲内容的呈现(delivery)时,你如何让观众清楚地感知你心中有他们呢?
想象一下,在一个社交场合,有一个人跑过来跟你聊天,结果,说的都是他自己的事
“我最近买了一辆车,保时捷限量款,我买这个车啊,花了很多功夫呢。我找了我妈的朋友的儿子的堂姐夫,刚好有名额,我就跑过去,求啊说啊,说我想这个车想很久了,我愿意多出一点钱,只要把这个名额给我,我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了。我把车买回来后,我就天天都要开出去兜兜风,去到哪里,大家都说我的车好拉风啊,我好高兴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请问,你听了什么感觉。
如果我是你,不会等到这个人哈哈哈哈的,早在第三四个短句的时候我就留下背影给他了。
“跟我毛关系啊?!”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正常的社交对话也不至于这么滑稽。只不过,我想说明的是,在一场对话中,如果一方都是以“我”为中心,提到的都是“我”,另外一方会非常不舒服,并且提早终结对话。
而演讲中也是如此。如果整个演讲,你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我觉得啊”“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这件事给我的感受是”。那么观众会觉得,你讲的跟他们没有关系。既然这样,为什么他们还要听你讲呢?你唱独角戏好了。
but,如果你的演讲当中,充满的都是“你”
“这对你很重要,原因是”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我告诉你这些”
“让我证明给你看”
观众是不是瞬间觉得,原来你是讲给我的耶,你精心准备要告诉我的耶,没有在这里的人听不了哦。
所以,演讲能力“质变”第二点:检查自己的句子,把“我”换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