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如何进行战略制定(11)
2、如何“找魂”
“找魂”的过程,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一半是理性的逻辑推演,一半是感性的创意。
“找魂”往往需要把握几个内容:一是认清本质,也就是找出真问题;二是认清主次,也就是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到大道理;三是认清阶段,也就是明确事物发展的时序,把握战略的节奏感;四是认清关系,也就是把握事物动态转换中的关联性。总结起来,找魂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四种。
第一,大势把握,也可以叫做“顺瓜摸藤”。这里的“瓜”就是指“魂”是对于一个项目、企业、城市乃至区域的战略定位。一般的咨询机构常常习惯于顺藤摸瓜,凭借数据或者依据专业的眼光得出结论,例如麦肯锡、罗兰贝格等西方咨询公司,长于翔实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但失于灵动和整体的思考;而东方式战略的风格是报告往往是“功夫在诗外”,通过“顺瓜摸藤”的方式来找到项目的“魂”。
当问题显而易见的时候,凭经验、凭常识可以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经,也就是顺藤摸瓜,但如果问题错综复杂,不知从何下手时,就不妨顺瓜摸藤,采用逆向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你所要得出的结果出发,然后顺着结果去搜寻路径和线索。如此不仅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少走弯路,而且还能很快找到近乎正确的解决方案。
第二,抓大放小。“找魂”宜粗不宜细,寻找近似目标,方向大致正确就行,之后再通过科学方法和实践去验证、逼近和修正它。战略是一个随着环境变化的系列的、持续的、灵活变通的、动态管理的迭代过程。一步到位提出战略方向,然后根据战略制定计划、步步落实,管五年甚至十年,这种战略在工业时代早期的时候还相对可行。然而现在的时代不确定性越来越大,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全球政治格局发生巨变,经济范式转型,“黑天鹅事件”频发,僵化的战略思维肯定是行不通的。
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市场瞬息万变,靠统计得来的数据很难准确反映出动态的市场变化,搞不好就会刻舟求剑,这就像烧水一样,看着刻度可以烧到80度,最后的20度得靠直觉、经验来把握。最根本的是要动态地把握市场需求的趋势,从而适度超前地引导和创造市场,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第三,理念创新。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在这个资源过剩的时代,创新是最稀缺的资源。凡是可以克隆的东西,价值都是有限的。明天的竞争将主要是战略创新的比拼,这是“找魂”的必然要求。“找魂”可以是产品创新(服务或流程创新),也可以是组织创新(团队、机制、商业模式创新),但最具“找魂”意义和最有价值的是战略创新。战略创新需要拿出大创意、大思路、大抓手,或者是开创新标准、新行业,抢占行业第一或重新定义行业与产品。因此,“找魂”除了科学地认知之外,还需要具备打破或者颠覆原有模式的勇气和担当,创造市场,抢占制高点,掌握话语权,做到适度超前、合理跨界、放大比较优势,才能真正从“战术上的微创新”走向“战略上的大创新”。
创新要求我们能做到举一反三,新的理论不能通过现有的知识直接演绎出来,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上下求索之后,通过观察、类比、判断、归纳、演绎,甚至是移情、通感等,通过逻辑和事实的反复双重验证,触类旁通,如此找到的“魂”才能真正经受住历史与规律的考验,带动主体实现持续而长远的发展。
第四,迅速抓取。在战略过程中,一切都是那么迅速与突然,有时都来不及慢慢思考,建立模型再仔细验证。这就需要战略家的大脑具有超级的打通能力、及时精确的契合能力以及迅速抓取的能力。“找魂”或是在望尽天涯路之后,内心澄明豁然开朗,于电光火石之间,转瞬即逝的那一闪念;抑或是在战略机遇的市场窗口期很短、切入的时机及其短暂之时提出核心产品与核心创意,这就需要提前抢先占位,不然替代者、竞争者甚至威胁者都会突然来袭......能否把握最佳的战略机遇期以及避开致命的威胁都需要高超的战略洞见,都需要迅速及时与恰到好处的把握。
最后,找魂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需要具备理念提纯和一语中的的能力,把“魂”的神韵勾勒出来,用最贴切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受众能够一见如故,欣然接纳。
与不同的群体对象交流、沟通和对话需要构建不同的语境系统。不管是做战略咨询,还是做管理咨询,其实都是在传承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而这种传承本身依靠的主要载体就是特定的语境系统(口语或文字)。如果我们对没有受过系统、规范、理性训练的人简单照搬西方化、学术化的语言,那么,沟通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对毕业于名牌大学或者受过西方系统理论熏陶的企业家使用纯粹民间化、口语化的沟通方式,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许多大老板与我们合作的原因就是因为见面之初,就被我们锁定焦点、抓住核心、鞭辟入里的高度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所折服,也就是说,我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困扰老板的问题用最简单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