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霸王别姬》写于1937年,当时张爱玲年仅17岁,正在读高中二年级,这部小说也是张爱玲一生中唯一一部反映历史题材的小说,小说共计4100余字。张爱玲在小说中主要通过对虞姬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演绎了秦末汉初身处四面楚歌之围的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生死诀别的悲壮场景。
张爱玲此篇小说取材于众人皆知、闻名古今的传奇历史故事《霸王别姬》。
小说中,张爱玲以虞姬为主线,通过虞姬与项羽的对话、虞姬外出营房巡视等所见所闻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柔婉、深刻地揭示了虞姬的心理发展历程,为虞姬最后的自刎巧妙地做了铺陈。
虞姬自刎应该说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失败又一必然结局。在秦末汉初那个战乱时代,虞姬深知:身为帝王的妻妾,如果大王独统天下成功了,“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妆,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黯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了她十余年来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当她结束了她这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淑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一只锦绣装裹的沉香木棺椁,和三四个殉葬的奴隶。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如果大王失败了,她的境遇要么就是献给刘邦去侍候新主子,接受凌辱;要么就是和大王战死沙场。既然大王的失败已成必然,既然无论怎样都是一个“死”字,不如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死,于是虞姬果决地选择了自杀身死。
虞姬跟随大王南征北战十几年,战争的残酷险恶她见过无数,为什么会突然产生这一系列的心理想法呢?小说通过虞姬的心理活动,通过虞姬按惯例外出巡视营房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垓下近日的战况和士兵的厌战心理,清楚地知道:她所依赖、仰慕、追随了十几年的太阳,眼中这个永远年轻的大英雄,此时此刻,已走到了他的末路,彻底的失败已是他难逃的劫数了。因此,虞姬有了这一系列的想法和最终用自刎结束自己生命的抉择,也就是说虞姬的自刎是经过她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而项羽却不懂得虞姬的心理。当最后一次冲出突围的机会来临时,项羽让虞姬像以往任何一次出征一样,跟随在他的战马之后时,虞姬委婉地拒绝了大王的命令,虞姬说“ 这是你最后一次上战场,我愿意您充分地发挥你的神威,充分地享受屠杀的快乐。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虞姬这样说,是为了不给项羽这最后一次拚搏增加不必要的顾虑,这也是她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违抗大王的心愿,但大王却误解了她,项羽带着醋意说“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虞姬没有解释,只是轻轻的微笑,然后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自己的胸膛。这时项羽才懂得了虞姬,这位烈女子的所想所思,但当项羽冲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只最后听到气息微弱的虞姬用唇语对大王说“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英雄与美人的故事就这样画上了句号,留给项羽的是巨大的悲伤和冲出突围的勇气和力量。虞姬则做了一个弱女子最后应该做好的事情。
从小说全文的结构看,17岁的的张爱玲是欣赏《霸王别姬》中虞姬这个人物形象的,于是写下了这篇微型小说。为了使小说不落入俗套,张爱玲演绎这个故事避开了一些世人皆知的故事情节,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虞姬自杀的那天晚上,地点是项羽和虞姬住宿的帐蓬。人物的事件是:项羽正在帐蓬中计算所剩无几的粮食,然后由虞姬侍候入睡,虞姬再按惯例替项羽巡视营房,最后在帐蓬内自刎这一经过。在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张爱玲写作的重头始终放在了对虞姬的心理刻画方面。而恰恰正是这些对虞姬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才使读者对虞姬的最后自杀没有产生唐突感,甚至认为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这是虞姬最好的死亡方式。
张爱玲的《霸王别姬》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不复杂,也没有激烈的打斗场景,但通过张爱玲在文中的视角、嗅觉、听觉,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秦末汉初五年,垓下决战那残酷、激烈、充满马粪气味和血腥的战斗场景。
结语:从张爱玲写成这篇文章的1937年算起到今天,张爱玲塑造的虞姬这个人物形象已有七十余年,但她却依然鲜活地存留在人们心中,带给人们很多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