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很荣幸,今年暑假7月21---7月24,能和工作室的几位老师一起,前往贵州六盘水参加第十二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暨新教材、新思路、新方向观摩大会。赛课分高中和初中两个会场,我们主要是参加高中会场听课,两天听课学习,一共听了11堂课,最后分别听了专家对高初中赛课的点评。
本次学习收获很多,这里拣印象最深的几点分享给大家。
一、贴着学生讲课。第一堂课是听专家--王岱老师讲茹志娟的《百合花》,这篇课文在我印象中,记得有这么一篇课文,但不记得内容了。不过听了王老师讲了后,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内容。后来我又重新去把这篇小说读了一遍,在想,这么长的一篇小说,要是我来讲这篇小说,只用一节课时间,要给学生讲什么,要怎么讲,脑袋里一时会蹦出一堆东西,显得杂乱。在这么大赛课活动上的开堂课,王老师这堂课,可以用“平实”两字来概括,制作了课件,不过课件总共只有4页幻灯片,聊胜于无。整堂课看似在和学生聊天一样,不过王老师就是在这看似聊天的氛围中,巧妙地抛出几个问题,一点点启发,引领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文本。学生一点点地贴近了文本,让学生能与作品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贴着学生讲,一堂为学生需要而设计,尊重了学生,引导了学生的课,就像一场春雨,润物细无声。上课不是表演,学生不是道具;不是让学生将就、配合教师,而是教师要始终陪伴学生、倾听学生、引导学生。评课老师说,课堂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发展,不单纯追求热闹,而追求深思。
二、贴着文本走,细作又深耕 “大语文”理念,一度比较受欢迎,老师讲得很热闹,学生表现也很热闹,这是比赛中受欢迎的课型。但在本次赛课中,老师们都很注重文本,从文本出发,贴着文本走,细作又深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链接高考,试卷中的每一道阅读题,都需要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那么解读文本与思考的能力就是首重能力。平常教学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学习都是在习得这种能力,语文课学得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能力无限提高,那么就需要这种实实在在的理解积累。名著《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龙老师课堂设计,以第一回为基点,带领学生阅读,建立阅读整部书的联系。 西安高新一中,王老师的《赤壁赋》,贴着文本走,带领学生理解文本,思考“客之所悲”、“主之所答”,在讲解“主之所答”时,一方面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本不太容易的哲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一方面借此来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受儒道佛影响的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三、巧切入 拿到一篇文章,确定讲什么很重要,怎么讲更重要。万事开头难,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切入巧,课堂整体设计既贴着文本又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江西赣州一中,曾老师的《定风波》,在体会词音韵方面,以吟诵的方式切入,很吸引学生;在体悟词的情感方面,以苏轼说的话“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切入,带领学生理解词句内容、体悟情感。
优秀的课堂,优秀的设计环节……每一种优秀,都是我学习的资料。虽然人到中年,但谨记荀子的“学不可以已”。
感谢工作室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同行老师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