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穿剧的热播,人们对于古代农耕文明社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甚至于有很多人想象着能够穿越到古代社会,凭借着一腔热血成为古代帝王中的一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冲动,很大程度上是被那些古装剧中华丽壮观的场面所吸引。
看到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让我对古代集权化统治下的社会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好奇。正是带着一些疑问和好奇,通过学习和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大概理清了一点思路。今天就以权力、财富与暴力为题展开思考,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可以通过此文。能够从这三个角度认识到这些要素在古代社会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某个层面上来说古代帝王就是一个大地主的形式存在,他们的所有目的就是建立在对土地的保护和拥有的基础上。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们,除了皇帝的那些亲戚,其他的人只是做为被奴役和使用的对象,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生杀予夺的权力,完全掌握在君王及君王赋予权力的群体手中。
也可以说,在封建制度下生活的人们,只有那些奴才和臣子有帝王赋予的权力,其他任何人都不具有行使权力的自由。某种角度来看,生活在权力中心的人们,甚至于衣食住行都可能受到严格的限制。反过来说,这个圈子之外的人都是被统治者视为一种具有工具属性的物品,既然被视为物品,有可能连生存都得依靠那些贵族们的施舍。
身处这样环境中的人们,更愿意效仿苏秦这样的人,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来激励自己成为君王们的工具。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所谓的人前显贵,就是可以得到君王们的认可,怎么样才能得到君王们的认可?一种是帮助君王们献计献策,以巩固和保护现有的权力和地位,另一种是帮助君王们拓展权力范围,获取对更多土地的管理权。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土地既财富,那些手中握有权力的贵族,对土地的拥有甚至于到了疯狂的地步。这一点可以从很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看到,那些权臣拥有的封邑往往是以城邦的形式存在,一座座封邑都是通过暴力和权谋之策从帝王的功劳簿得来的。
大量的土地需要有大量的人口来管理耕种,于是,那些在各种各样的生存竞争中失去土地的人就成了这些土地的依附群体。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资源都被君王贵族垄断,只有一些远离政权中心的地方可以发展出来自由贸易。
自古以来,只要是具有交通枢纽这样特点的地方,就会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在这样的一种人员流动大,政策干预少的地方,往往是自由度更大的地方。某个角度来看,越是自由的地方,越是可以激发出人们的创造和想象力,在这些地方生活的群体,也常常是属于进化中容易产生变异的群体。
很多人在中学期间都学习过《世外桃源》这一篇课文,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正是一群为了逃避战争才离开家园的群体。从文中能够看到一种那个时代理想生活的模样,在一种没有赋税和苛政的环境下,人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有序的方式生活。
某种意义上来说,暴力具有多重属性,一种是权力的保障,反之亦然,也会是推翻权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但凡是拥有权力的组织,必然拥有实施暴力的能力,当然,也需要有信用的加持,否则,权力就像是一张空头支票。财富就像是一种润滑剂,在暴力与权力之间形成一种张力,正是有了这样的张力,才支撑起来了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另一个方面来说,权力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剩余价值的产生,社会的运行模式或许还停滞在原始部落的状态。进一步的来说,正是有了财富的聚集,才出现对财富的分配者,最初的财富分配者大概率上是那些部落中个体能力最强大的人。
由此可以看到,权力、财富与暴力就像是一种稳定的三角关系,人类社会正是在这样稳定的关系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此起彼伏的进化出来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今天的人们之所以看到的暴力现象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掌握到了更多平衡三者关系的钥匙,这些钥匙让人们懂得用一种更平和的方式推动社会运转的车轮。
某个角度来看,这些钥匙正是权力、财富与暴力三者之间相互博弈的产物,那些今天看到的一些习以为常现象的背后,是各样各样生存选择的竞争中的产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今天很多规则与契约的背后,是一场场权力的角逐与财富平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