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妈妈和她的蚕宝宝们
1
在江南水乡的晨曦中,漫步在被露水打湿的青石板街头,耳畔是清脆而欢快的鸟叫声,街两侧是青砖白墙的明清古民居,走进一条幽深绵长的小弄堂,或许能邂逅一座百年老宅,斑驳的青苔,高耸的马头墙,精致的雕花木窗,半掩的大门还有那门环上锈迹斑驳的漆红。轻轻一推,便闯入了一个悠远流长的江南旧梦,这个梦叫做“丝绸之梦”。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金满田,银满塘,珍珠挂在桑树上”这句民间谚语极其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地区物产丰饶,百姓富足,不愧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蚕桑业,作为江南地区曾经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的先民植桑养蚕与缫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富饶甲天下的江南水乡杭嘉湖平原,自古就有蚕丝为衣,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记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袅袅陌上桑,荫陌复垂塘;桑柘绿阴肥,千树翳夕霏;机声交轧轧,灯火竞辉辉。”——这是江南千年蚕桑丝织历史的真实写照。家家植桑养蚕,户户缫丝织布。女儿家更是从小要学习蚕桑技术,并要把这手艺带去婆家发扬光大。
一颗颗蚕茧诉说着江南千年的丝绸文化,一缕缕晶莹剔透的蚕丝,在江南工匠的灵巧的双手中,变成了绫罗绸缎,成为皇室贵族达官显贵的身份象征。
3
江南水乡,河道星罗棋布。京杭大运河畔,装载着丝绸的一艘艘商船,从这里启航,走向世界。
丝织业的兴盛,开启了江南丝商之历史辉煌,造就了富甲天下的第一代浙商,也奠定了江南地区富饶的根基。
19世纪末,随着国外先进剿丝技术的涌入和各大国外国丝行的入侵,江南的丝织业遭受了灭顶之灾。
茅盾小说《春蚕》描写的蚕农老通宝一家在时代的变迁中悲惨的遭遇,正式当时真实的社会写照。蚕茧价格断悬式下跌,丝行纷纷破产。江南蚕桑业辉煌不再。
然而,那段辉煌的丝绸之史仍在深深地印刻在我们每一个江南人的心中。
4
蚕桑文明是建立在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曾经养蚕的高收益(比种田收入高)在客观上推动了江南地区桑蚕业的繁荣。
好水(江南水质清冽适合剿丝),好桑(杭嘉湖平原的桑树品种最为优良),好蚕(种),好手艺,四者完美结合,让江南丝绸走向世界名扬天下,也让丝中极品-----辑里湖丝在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拔得头筹。
而如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蚕农的辛苦付出与收入严重失衡;年轻一代不愿意从事这个辛苦又不赚钱的传统产业;加上纺织科技的进步,廉价又实用的面料的不断涌现。使江南地区的桑蚕业日浙萎缩,传统蚕桑技术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境。
5
时代呼唤匠人精神的回归。
随着江南两省四市联合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随着“香市”等体现桑蚕文明的传统节日的重现;随着政府对蚕农扶持政策的执行;让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一民间瑰宝在我们这一代江南人手中得以传承,我们责无旁贷。
机器是冰冷的,它解放了双手,但却永远代替不了双手。因为手是有温度的,人是有情怀的。
6
漫步古镇街头,邂逅一家传统丝行正在制作手工蚕丝被。
刚刚上市的春蚕丝丝质细腻绵长又极有韧性。在蚕娘们娴熟的手中,小小的棉兜被拉成一张大网,层层铺叠,渐渐的连绵成片,又厚薄均匀,晶莹亮白。
手工剿丝织造手艺在如今的江南也难觅踪迹,而手工蚕丝被在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强烈冲击下,江南水乡的匠人们还在坚守着这份初心。
作者介绍: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对蚕对丝,还是充满了情怀。
江南梦,是由蚕丝编织而成。
江南丝织业的鼎盛时期我是从书上读到的。
我的外公,七岁开始在浙江湖州南浔的一个丝行当过小童工。他向我描述过富甲天下的湖州丝商的豪华庭院和奢靡生活。
80年代出生的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当地的丝厂从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手工缫丝织造的手艺更是难觅踪迹,后继无人。
唯有手工蚕丝被这项手艺,还在江南水乡保存着,在机器化批量生产的猛烈冲击下,作为传统手艺人的我们(我家是传统手艺人)在夹缝中艰难前行,只为守住那一份初心。
本文未经我允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