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因出演《七月与安生》中美丽善良却又拥有反叛心理优等生——七月,同时斩获了台湾电影金马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将“最佳女主角”的明星——马思纯,前段时间,她在视频中首度爆出自己患忧郁症一事。
在视频中,她说自己应该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睡过好觉了,直到后来才意识到已经病了很久了,病情疯狂的时候会“身体变得很僵硬,然后腿发软,连从床走到门口都走不到,我就很无助的感觉,双眼发黑”。
说实话,这个信息挺让人吃惊的。我们不难知道,马思纯家庭背景比较好,作为演员出道的她,背后不仅有小姨——著名演员蒋雯丽的帮扶,更有作为明星经纪人的妈妈亲自帮忙开疆辟土。按理说,像她这样出身显赫,事业成功的人应该很幸福才对,可没想到这么一个优秀又成功的人,竟然会长年被抑郁症困扰。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因原生家庭,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带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使得很多人不堪重负,导致一系列伤人伤己的悲剧发生。
前几天才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讨论“济南一名女大学生因为不堪爸爸的“暴行”留下千字文遗书而是自杀身亡”的帖子。
近日又爆出,黑龙江15岁女生,弑母后把妈妈的尸体放进冷库长达三个月之久”的新闻。这让我想起去年与此类似的一个案例,青岛15岁女孩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怕母亲责骂,以给母亲按摩为由用丝带缠住母亲的脖子将其勒死。
频发的这些社会事件让人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自己的
心理状态。前段时间“简单心理”发布的《2020年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中有一份数据显示,“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很重要,并常关注心理内容”的受访者,从四年前的50.5%上升到了78.43%。
这个数据是让人可喜的,但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与“心理问题需要治疗”的认知仍然是不足的,目前依旧有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
·心理出问题,是因为个人软弱
·你可以自己好的!只要坚强振作就可以了。
不管是从上面的这些观点还是从周围身边大部分人的反应来看,其实很大一部分人并不了解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什么?
心理治疗有什么用?
如何通过心理治疗让自己变得更好?
哪些人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过程是怎样的?
心理治疗师的作用是什么?
近期阅读过的加拿大作者莫妮卡·布里永的这本——《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可以很好地解答以上的问题。
2.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本书是偏专业方面的书籍。
先讲,改变是什么以及改变的科学理论和依据;
其次,全面地介绍心理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是什么,心理治疗的4大学派,健康心理与病理心理的具体表征,心理治疗的过程,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治疗。
然后,讲了心理治疗的阻碍因素。
最后,介绍心理治疗师在心理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书的作者——莫妮卡·布里永,她是心理学博士,近40年来她一直为儿童和成人进行心理治疗,并致力于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
这本书是根据她40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在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书里回答了“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个深刻而有意义的问题。
莫妮卡·布里永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心理治疗,如,心理治疗是什么,心理治疗的流派,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心理治疗的阻碍因素,心理咨询师在治疗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新手咨询师或想要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全面、适用的书,它向不懂心理咨询的普通人打开了一扇门。
3.
作为一个完全不懂心理学的普通人,阅读这本书,我个人认为至少可以收获如下的三点。
首先,明白心理疾病是一种普通疾病,可以持平常心去对待自身或者他人心理状态异常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积极采取对策,或者接受治疗,或者及时开导患者。
很多时候,人很容易被社会的舆论和观点裹挟,对于心理疾病这种看不见、又虚又不能理解疾病,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他们能接受一个人身体上的毛病,但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是“这个人太矫情”、“这个人太闲”、“这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心理脆弱不堪。”最典型的就是对“抑郁症”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说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2020年11月份,和我一起工作同事,生完二胎后的第五个月从自己住的13楼公寓上跳楼自杀了,听说当场死亡。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同事的老公父母早逝,没有人帮忙带孩子。同事休完产假要回公司上班,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带,老公又不太体贴,经常和同事吵架。谁帮忙带孩子的事,几次和老公商讨未果后,有一天周六同事又和老公吵架,同事摔门而出,这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是的,她爬上了自家住的公寓13楼,大喊一声之后,绝望地跳了下去。
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带孩子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比平常的工作更累、更费心,几乎24小时待机。同事除了照顾刚出生的宝宝,还得照顾不满3岁的大孩子,同时还得自己解决饮食起居的问题,其中的疲劳是可以想见的。再加上老公的不理解,不积极参与照顾孩子,导致同事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最后产假到期,孩子没人带的焦虑,加上老公不体贴,老是和她吵架,这一切的一切变成了压死她的大山。
如果她老公了解一点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了解女性生完孩子后因为生活各方面被打乱,很容易患“产后抑郁症”,很容易情绪过激,那他或许就会对她好一点,也会积极地参与孩子的照顾。也有可能不会导致这个悲剧发生。
其次,正确地认识心里治疗中的改变。改变是建立在允许不改变的基础上,切不可强迫某人变化。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老赖在家里啃老。所有人都催他出门工作,自食其力,但他就是不动。有一天他组咨询心理医生,咨询结束时,心理医生对他说:“你用这种方式证明你的力量,你有勇气对抗别人的偏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在家呆着。你可以一直这样做,等将来想做别的事情,你也会用同样的力量让它实现。”
关于改变,作者提出了“改变令人恐惧”的观点。
“人们对改变的恐惧源于多种原因。例如,有人可能会害怕必须放弃一个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平衡。即使当事人饱受折磨,他们的反应方式往往是他们眼下唯一能找到的维持平衡的方法,若要进行改变,他们就要放弃为不被痛苦吞噬而建立的一切防御,这并不容易。“
”很多人把“维持现状”看成某种无能或失败,但它并非出于不能或不敢,只是当事人“选择不变”。选择一种状态一定是因为它有价值,或许是某种不易察觉的功能。抑郁的人什么都不想做,是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休息;焦虑是为了把控细节,达成更好的表现;不爱学习的孩子是为了把时间、精力放到更感兴趣的地方。我们首先要看到这些好处,然后将这种好处传达给他们:不变是一种选择,这也意味着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换一个选择。“
因此,对于改变,我们首先要接受TA原本的样子,然后让TA明白,“变”与“不变”掌握在TA的手里,TA对自己的生命拥有足够的控制权。
最后,读者可以了解到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心理咨询师只是打开你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内部要如何构建,关键取决于自己。
阿德勒说,“牵马人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并不能强迫其喝水”。
身边有很多抱怨心理治疗没有用的声音,很多人觉得自己白白掏了大把的银子给某个咨询师,最后感觉也没有什么用。有些偏激的人甚至会吵着要退款或者去投诉心理咨询师能力不行。
不可否认,心理咨询师的水平会影响到一场咨询的质量。作者莫妮卡·布里永在第二章中谈到了心理治疗师的能力。
心理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配对情况:心理治疗师在关系和情感方面的能力越强,就越能为罹患严重障碍的来访者提供帮助。
但作者也强调了来访者自发地去寻求自我治愈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来访自身要有改变的动力。
“在咨询中,必须暂时中止理性思维,激活感性思维和直觉思维,以接纳的态度倾听自己内心情感,让情感渗透到思维过程之中,换句话说,来访者必须学会跟随自发思想的引领,无论被它引向何方。”
另外作者也说,“如果来访者在见到心理治疗师之前就相信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那么这种信念能立即为其治愈输注希望。”换句话说,咨询者得信任心理治疗师。
我个人认为,真正让心理治疗发生作用的一定是自己。即使心理咨询师说破嘴皮,让你意识到你的一些认知和想法是异常的,但你因为自尊心或者自己放不下而不采取任何行动。这种情况下,心理治疗的作用是微小的。毕竟心理治疗师,只是引导你找到自己的痛苦,要铲除它,还是咨询者个人决定的。毕竟决定改变的人,是你自己。
不管做什么事,别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真正能改变自己的永远是自己。不管接受心理治疗,还是做别的事。
4.
改变即生活。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可能。
我们因为一些错误的观念,从排斥心理治疗,到尝试去接受心理治疗,然后在心理治疗中得到治愈,步步惊心步步怡。
为了减少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事件和悲剧,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去了解去认识心理治疗是如何帮助我们的,然后才可能去接受心理治疗。在感觉自己有问题时,积极地去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者他人的帮助。
要成为更好地自己,我们唯有不断主动地去改变自己。不是因为原本的自己不好,而是想变得更好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