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随笔
昨晚下班的时候,又是一阵胃痛,绞痛的那种。匆忙回到家,慌乱吃药,人感觉很无力,坐着的力气也没有了。小帅哥很贴心,温了热热的露露,买回来炒面。依旧没食欲,不想吃饭,但还是强撑着陪他吃了些。
睡觉。确实累了,睡的很沉,醒来的时候夜里十点多了,胃也好多了,就是老听见满肚子“潮涨潮落”的声响,人精神好多。看时间还早,看了一部电影,《冈仁波齐》,朋友推荐的,当时不太了解,以为冈仁波齐是一个人的名字,后来才知道是一座山的名字,圣山,让无数藏民朝拜的圣山。说是一部“真实电影”,人物姓名也是真实的,它来源于真实的藏民生活。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无聊,藏民的生活单调又乏味,直到他们选择离家朝拜,一路匍匐,虔诚而执着,我抱着一种好奇和难以理解,走入每一个镜头。朝拜的队伍从九岁的孩子到72岁的老人,甚至还有即将临盆的孕妇,还有那个杀牦牛的屠夫,他想赎罪,想让自己不安定的心得到佛的原谅和忏悔。
一直是带着不理解看他们的,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让我充满好奇,他们似乎不会有太多的交流,似乎在他们的世界,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容和原谅,人和人之间单纯到互相帮助都不用说谢谢,我认为那就是一种祥和,仿佛和我们这个世界隔了十万八千年,他们生活的既原始又没脱离现代,但那份真挚却深深感染到了我。许多时候,我们向往一份宁静,一份纯粹和莫名的感动,往往寻找的时候却得不到最真的响应。然而,在他们一路磕长头朝拜的路上,每一次叩首的画面都让人感动和触动,不管面对多少次风霜雨雪,不管遭遇多少种艰难困苦,但他们蓬头垢面,满身泥泞磕长头时那份坚定的眼神,真的征服了我,让我无数次在难以理解中莫名的感动和心生敬畏。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庄严,原来真正的庄严是不需要特意修饰的,它就是最朴实的初心。
不开始便永远无法到达。是的,他们带着自己的信仰,身心合一,朝自己的梦想前行,心无旁骛,淳朴而极简。那份简单的坚持,感人至深。他们对明天,从来没有设计和筹划,就是随行随喜,自然面对,他们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安静的强大,不喧哗,不招摇,不狂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安于世俗,那份善良和纯真既熟悉又陌生的撞击着人的内心。
影响至深的是那个小女孩,他们坐在路边休息,她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那份本真,她说:奶奶,我想你了,你想我了没有?哥哥,我想你了,你想我了吗?姐姐,我想你了,你想我了没?每一次重复的语言,都让爱和亲情蔓延,她脏兮兮的小脸上没有修饰,就是自然,就是亲人之间从内心里的那份牵挂、想念和惦记,她轻易地就能说出自己的内心,丝毫不别扭,干净纯粹的如喝一杯放在家里的白开水,不会问是谁的水,谁倒的,可以安心的喝,舒服的喝,没有人会责怪你。还有那个最年长的72岁的老人,在去冈仁波齐转山途中去世了,对于他的离去,每个人都很平静,没有人嚎啕大哭,只有诵经和祈祷。就像他们一路上唱的 “命好的做了喇嘛,我的命不好,去了远方!” 我想,他是安静平和的去了远方,圣洁的远方。如果一个人活到终老,能放下心中所有的不安,安详的走,也算是最大的成全和幸福了。
正如《冈仁波齐》的导演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仪式感,而磕长头就是这个民族对生活的仪式感,冈仁波齐并不是终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念,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我一直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信仰这个词,看完这部片子,我仿佛懂了一些,它应该有坚持,有梦想,包含善良,以至于宽容和本真。
关于生死、关于信仰、关于初心与坚持、关于活在当下。这是我从影片中直观感受到的东西。在影片平静的拍摄和纯净的画面中,让我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和敬意。真的难以想象,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纯净的地方,那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朵、每一片云、每一份为他人的心灵。那里的每一个人都叫“朋友”,每一个生命都平等存在,动物也不例外。
我们生活的忙忙碌碌,以至于无法真正闲下来正视自己的内心,而看完这部影片,你就会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它不受环境纷扰,就根植在内心。如果你是个重视自己内心的人,也会去寻找。
你在躲避什么/你在挽留什么/你想取悦谁呢 ……
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才能够诞生......
听朴树唱这首歌《No Fear In My Heart》,我还是久久的无法从影片中走出,又重复看了一遍。
值得收看的一部片子,如果你愿意去看看自己的最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