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里,难得的阴天,刚拜读了几章《挪威的森林》,正是村上春树先生的大作。心情实在谈不上好,或许正如这阴雨的天气,黯然无光。书读到渡边友人死后,意图在东京开始新的生活。对于书中提及的生与死,于我而言却是有些远了。但不知为何,我确实对它有种无法言喻的熟悉感,所以我并不抵触这样的思考。
或许这样滑稽的“大话”,对于一个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有些不该。但是今天的年轻人,已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年轻人了。平日里互联网上报道的死讯,却是不少。时常听闻,自然也就熟悉一些,深入思考时,欲说还休却也是不怪的。
记得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样的话语,大家都在说,但却少有人将它安放于心,至于“致于行”,就更不可能了。在如此境况下谈及尊重生命,确实有些贻笑大方了。
中国人对于生死的思考,是何时开始的呢?或许是源于宗教神学吧?中国人对于入土为安,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对于成仙封神,亦是拥有着难以想象的热情。谈及成仙封神,自古以来因为“求仙访道”而国破家亡的例子确是多不胜数。但那毕竟是上层人才能追求的,这里不便多说。
许是源于宗教神学的影响,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中国人对死后的东西,很是看重。他们追求的,或是死后的居所,或是死后的陪伴,亦或是死后的声名。纵观漫天神佛,多是由历史人物死后羽化所得。死便是死,为何总想死后如何,不思生前如何。
对于死后的收获,我是不甚在乎的,这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宗教信仰,是个唯物主义者吧。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对于死亡的恐惧感,我是十分、极其的厌恶那种黑暗混沌的环境的,哪怕我不是很清楚灵魂的存在与否。
相比死后的东西,我更欣赏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虽然陆先生并不与我一般惧怕死亡,但我们同样的厌恶死亡。毕竟,死了,便是真的死了,不再拥有被爱和爱的权利。于是我说珍惜生命。不,或许珍爱生命更妥当一些。像爱爱人一样去爱生命,狂热的爱她,带她去看世间最美的风景。如此,便是我对世界的交代。
忽然想到不久前的一次外出,也许开端并不美好,但结局,却是意外的完美。
那日,在历经众多的烦心事儿后,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周末,便想出去走走。许是马太效应在我身上得到了延伸和发展,本就心情十分糟糕的我,居然上错了公交车。就这样,在迷蒙之间,我被公交车带到了郊外的另一处终点站。那是一处十分偏僻的所在,连公路上都没几辆车,更遑论行人了。正当我心里阴雨连绵之际,却发现了旁边一处公园,闲来无事儿,便走了进去,毕竟到哪不是玩嘛!
还未入园,放眼便是一片绿意盎然,连空气,也是廊坊少有的新鲜。入园,有柳暗花明之感。顺着林间小道,穿过那烈日下的荫庇,却是一片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深入之后,有一汪人工湖,湖面粼粼,向四周投射着太阳的余辉,不多拿一分一毫,甚是喜人。偶有一阵风吹,便惊起一片波澜。风过之后,又是银光闪烁,有几分仙境的味道。游走园内,惊喜甚多,但最喜人的还是那夕阳下满目的紫罗兰,华美而高贵。未曾料想一时之错,却是成就了这半日的风流,便伴着余晖,归去了。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便是如此吧!若无一时迷茫之错,便无可能看到如此胜景。若无低沉之心境,想来亦不会有蓦然回首之惊喜。人生啊,总是在给你迎头痛击之时,还你一片温馨的问语。谁输?谁赢?
或许正如村上先生所说的,死是生的一部分。你不要畏惧,厌恶她,给她以拥抱,敬她如爱侣。且以此待她,她也会相敬如宾。对死亡,敬而不远之,于生命,珍而爱之。如此,生命的魅力亦如那紫罗兰,留在最后,留在,最美。
天,依旧阴沉,但却有几缕阳光透了进来,在云层划过一道美丽的弧度。生活,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