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至少在表面的推理上能够让人感到是一项好政策,这是基础。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把结论下得太早。这段时间看到的文章中,既有正面描述的,也有负面描述的。
负面描述的比较多的是,老师更累了,孩子在学校时间太长了,一天两天可以,一个月两个月孩子或许能适应,到了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孩子可能会完全适应,然而,这对孩子真的有好处吗?社会或者家庭的空间难道不比学校大?
“现在我们只是将孩子受困的地方从校外培训机构换到了学校里,”可能有人会这样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还有很多学校并没有为“双减”做好准备,比如学校课程的开发,有时候是需要专业的老师的,但一些学校并没有。学校开发课程,可能是需要更多的资源、资金的,但学校可能并不充足。孩子如果在家里,或许可以因家制宜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学校在空间、时间和资源上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陪护孩子“校外”(现在转到校内)生活方面,学校或许也并不是很专业,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其实还是有很多孩子能够“安稳”地回到家中的,但现在可能全部孩子都会“自愿”地待在学校里了。春夏之日可能会好些,日天长,到了秋冬季节,日天短了,学校对于安全的责任可能会越来越大,同时,教师自己的焦虑也会越来越强烈,他们其实也想早些回家。这给学校带来的管理负荷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也有正面的消息,比如有新闻报道重庆的一些学校有好的做法。比如,开设AI智能课程了,晚上社区里孩子们的身影多起来了,孩子们终于回到了“久违”的操场上了,以及孩子可以在家里自由培养兴趣爱好了。在作业布置方面,学校也加大了教研的力度,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设计更加精准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并且力求让家庭作业更加有趣和“综合”一些。但新闻里报道的是两所规格比较高的学校,对于普通学校而言,一些好的做法相信会逐渐被报道出来。
这里,我们需要一个请求,千万不要报道还在摸索中的“成功经验”,不要报道揠苗助长而来的成功经验,当然,更不要报道不真实的“双减”落地途径。不要一个月之后,就有学校报道成功经验,然后开始轰轰烈烈地开展相互学习的活动。就拿目前正负新闻都有这种现状来说,让“双减”真正增加孩子的幸福感,也减轻家长的抚养负担,同时还要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可能还有很的路要走。
所以这次,真诚地希望,我们让“双减”的子弹再多飞一会儿,不要急着下结论,也不要急着“拿样板”,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次的政策,用数据说话,用逻辑推理说话,用孩子、家长、教师真实的心声说话,唯有这样,“双减”才能更为教育(而不仅仅是家长、孩子和教师)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