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接连听闻阿里推出在线视频服务TBO、百度入股星美等新闻,BAT布局电影产业的话题再次被媒体热议。
从大众消费和观影体验的角度,我国电影产业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随着BAT等对整个电影乃至娱乐产业各环节的全面布局,整个电影产业生态重建的新阶段已到来。我们将试从行业本身、消费者、媒介三方面诠释各阶段的一些特点。
第一阶段(~2008年): 线下银幕迅速布局
02年院线制改革后,电影产业营收增长迅速(票房规模从02年的9.2亿增至08年的76.6亿,年复合增长率42%)。但营收模式上还很单一,主要依赖影院票房,版权及广告收入比例极小。广告形式主要为电影映前广告,其增长受制于银幕数和观众数规模。
而当时视频网站还在发展初期(我国最早的视频网站土豆网成立于2005年),大多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主,无力烧钱采购影视版权(因为无处分销业,所以电影版权收入少)。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从非正规的线上渠道获得电影新片资源的学习成本很高,普遍不具备线上观看新片电影的行为习惯。
第二阶段(2009-2013年): 销售渠道线上化、电影消费普遍化
该阶段发生了明显的销售渠道线上化的转变。并且电影票价伴随着进入了半价时代。其时移动互联网及在线支付正迅速普及,LBS概念正火,许多可提供半价购票的在线渠道并起,包括火爆的团购网站、垂直电影票务、影评社区及传统院线在线网站及APP也更多涌现并提供在线售票服务,消费者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就近影院位置、排片、座位信息并下单。更多场景下——逛街、就餐等——都可能触发“去电影院”的消费行为。更多、实时的销售渠道大大增加了影院上座率——边际成本接近于零;同时普及的半价使得观影人群年龄结构也发生改变,更多年轻人养成了观看电影的文化消费习惯。(据猫眼电影数据,去年在线购票用户中52%在24岁以下。)
而在观影渠道上,伴随着在线视频网站的激烈竞争,用户在线可点播的电影内容资源也大大丰富。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营收模式——在线付费与视频广告。而电影植入营销也在该阶段兴起,如电影《非诚勿扰》系列,植入广告本身不仅成为社会化媒体上“槽点”,甚至成为了影片中的“看点”。使业界意识到了植入营销巨大的商业价值。
第三阶段(2014年~):“BAT”重新定义“票房”概念
1. BAT重建产业生态
互联网大公司逐渐不再满足于购买电影的网络播放版权。不论是制作发行方、线下影院还是票务服务,BAT对每个环节的主流公司都有投资。甚至整个生态还衍生出了新环节,如众筹融资(阿里的娱乐宝)。当BAT开始着力于构建产业生态,影业公司就得以专注于内容制作环节,将有利于内容质量的提升。
2. 营收模式多元化,植入营销前景无限
当BAT等积极布局,打通整个电影产业链后,电影产业将不再局限于300亿的票房市场规模,更丰富的商业模式将会实现。比如电影植入营销将会得到系统、全面的发展。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介入后,电影植入营销无疑将更加产品化和数据化运营,整个招商售卖及评估方式都将逐渐形成行业标准。未来营销人将会更早及更深入地参与到影片制作过程中;也许未来的电影植入招商方案,就是一长溜“广告位”数据——依据时长、面积、情景融入度等几个可量化的关键维度;而影片的票房、线上点播量,也可通过题材、导演、演员的历史数据,宣传预算量级及分配方案、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声量等多方数据整合分析做出较精确的预估。植入营销产品化和数据化的结果,将大大提升电影在影院票房外的收入,并且使票房及收入预估更加可控,降低电影行业的“高风险”。
3. 一降再降的票价不再成为观影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营收模式多元化最终将增加整个产业的总收入,从而使消费者的观影成本进一步降低成为可能。如今,由资本充裕的互联网公司引领的电影票务入口之争正如火如荼,为消费者带来很大力度的让利。当植入广告等新营收模式崛起,最终缓解了影院渠道的营收压力时,这样的让利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常态化——有可能将来消费者对电影票价的认知还会再降低,从“半价”再次降低至“9.9元”。票价将不再是观影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