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会拥有更好的未来?在被问到在应试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中学生,到了大学是否能适应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创办首席教授郑泉水的回答很直接,他说:我认为不能,但是会有一些“漏网之鱼”。钱学森班实验的成功,就是因为找到了一批“漏网之鱼”。清华大学曾为高中生做了一个冬令营,通过观察,郑泉水教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眼睛都是暗的,问题点不起来。最终前五名全是高二的学生,高三的学生一开始都没进去,这说明高三阶段对人的摧残是很厉害的。钱学森班是按照动机、好奇心、奇思妙想、做事的坚毅力、智慧、领导力等多维度去观察学生的,发现最后毕业生的成绩跟他们的成绩吻合度很高,跟高考成绩没有多少吻合度。
除此之外,在选拔钱学森班的学生时,郑泉水教授还会关注父母对孩子生活和选择的参与度,也就是在小孩做的各种各样的节点,是父母帮你选的,还是你自己选的。他说:因为我注意到,小孩长的比较好,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一般父母参与比较多的学生,我们是不招的,而是招那些自己有思考、有深度、有自信,敢这样走的。
郑泉水教授的观察,让我想到了另一位大学一线教师黄灯,她在《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中写到:“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将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作为中学教育后续阶段的见证者,我目睹孩子们被牵引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对此有着深切感受,但家长对此并不知情,中学老师在应试目标的逼迫下,也无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更多责任。在疯狂的追逐中,没有人可以容忍孩子的失败。孩子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太多到了大学表现出来的病症和问题,其实都是小学、中学时就种下的。小学、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基石,那时候布下的种子,他日终将开花结果,无论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