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和他人的聊天过程中我都尽量避免谈到关于孤单迷茫之类的话题,不是因为不想而是觉得没有必要,我始终觉得处于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年龄段,我们大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相似的处境,你并不比他人特殊,一味地强调这些人人都有的问题难免矫揉造作了一些,甚至还会被他人扣上文艺青年的帽子,倒不是我不喜欢文艺青年四个字,而是现在的社会浮躁且肤浅,每个人都在竭力的为自己增加一些附带的名号,好像一旦某些特定的新时代热词出现在自己身上就能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一样,甚至有一些自作聪明的人喜欢以偏概全的去评价甚至是判定一个人。
关于孤单这个话题,我不喜欢那些时常把孤单挂在嘴边的人,那让我觉得恶心,生命是一场旅途,你会路过一片又一片风景,经历一个又一个故事,你会陶醉于路边野花的芬芳,也会困顿于前方道路的泥泞,你会因有人朝着你相反的方向前行而惊讶,也会因别人超越你时留下的汽车尾气而皱眉......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无论好的坏的都要照单全收。
可我们存于社会,即便迫使自己变的刀枪不入,也难免会在某一时刻孤单无助脆弱的一塌糊涂,那是在去年的冬天,我独自待在房间里努力的写那篇迟来已久的故事,写了删,删了写,一直不停,直到《我的小蓝的一年》完成,打印出来的那天早上,天气寒冷,我待在房间里面顿时觉得无所事事,一边看着那些故事,一边循环着宋冬野的那首《安河桥》莫名其妙的流出了眼泪,毫无征兆。从高三至今,过了五年,关于我和小蓝的一切始终念念不忘,她存在于我的脑海里,我的记忆里,我的青春里,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用最好的文笔去呈现它,当她真的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我身边时,或许是因为感动,或许是因为孤单,总之我哭的梨花带雨,那段时间里我很孤单,过年期间的小区已经人烟稀少,我选择一个人待在苏州,选择每天一个人来来回回,我不知道在坚守着什么,不再空谈理想对未来也不抱任何希望,看着曾经的诺言变成如今的遥遥无期,整个人变得消极敏感,搬出学校已经半年多了,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一个人看电影逛超市.....
记得那个时候网上有关于孤单的等级划分,我对比了一下自己,除了没有一个人做手术外,其它所有选项我都一一尝试了,我似乎习惯了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情,也同样的习惯了所谓的孤独,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拼命地去适应孤独啊?我害怕在合租房里睡午觉,因为害怕一觉醒来已是黄昏的傍晚,那会让我觉得自己像是脱离了人群的动物一样,形单影只孤苦伶仃,我害怕在他人熟睡的夜晚而自己却精神抖擞,容易产生一种被世界抛弃了的错觉,我害怕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眠,只能看着时针一点一点的走过凌晨,走过一点,划过两点,越是心烦意乱越是夜不能寐,四下越是寂静,脑袋就越是清醒,人们在深夜都容易变得敏感脆弱,会不受控制的想很多事情,会变得消极和暴躁,我害怕自己这样,只能不停地看着电影,整夜的看电影,一部接着一部,直到天边泛出一丝鱼肚白才勉强的昏沉睡去。
正是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让我明白,成长也是变孤单的过程,生命的每个时刻都必须你亲自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哪怕你在前行路上遇见了志同道合的知己,哪怕他可以和你彻夜长谈,和你宿醉接头,但他依旧无法感同身受你的喜怒哀乐,或许他明白你的彷徨无措,也懂得你的多愁善感,可他不是你啊,他始终无法切身处地的了解你那一刻内心深处的情绪波澜。
你可以抱怨,但记得前行,可以哭泣,但不要放弃,生活就是这样,你要做的就是默默地吸收这些,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化作成长的养料,在这片贫瘠的土壤上开出一朵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