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照琴台
女儿高考时,我给她买了很多练习题,其中有套诗词鉴赏练习,我因为喜欢也没舍得扔,时常偷空拿来练习,权当自我提高。
今天随手翻阅碰到一判断题,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诉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我知道这“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念是王国维先生首次提出的,他说:“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说白了,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前面“但愿人长久”那句抒发的是词人主观的情感愿望,是“有我之境“。而“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看不出作者的主观感受,物我仿佛和二而一,应该是”无我之境“。由此,上面判断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记得读《文学概论》时,曾经看到过相关的论说,当时非常感兴趣,奈何手头没有参考资料,今天又看到相关问题,再一次激起我探究的兴趣。
我很喜欢诗词,走马观花的读了一些,感觉古人诗词写“有我之境”的比较多。诗歌大多是抒情的,诗人惆怅感伤或者欢欣喜悦时,看世间万象,都会不由自主染上浓重的自我感情色彩。悲伤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喜悦时“红杏枝头春意闹”,惆怅时“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慷慨时“水随天去秋无际”……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疑是诗人情感的产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把一腔情思融入景物中,使万物都著上我之色彩。
“有我之境”比较好理解,“无我之境”却不好把握。王先生举例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起初我有些蒙圈,这“采菊东篱下”明明是“有我”的,为什么说“无我”呢?
反复读评述,我慢慢有些理解了。这“无我之境”重点在于“以物观物”,作者处于近似于物的静观心态,在客观存在中寻找宁静,从而使主体在客体参照下,得到一种永恒的意义和存在。
这么说,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都是存在的,二者一静一动,有我之境化物为人,无我之境化人为物。
关于无我之境,王先生所举另一例是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诗句写的真好,亘古不变的风在浩渺的烟波和成群的白鸟中穿行不息,此时诗人已忘身物外,不知身在何处?
有人说:元好问是一个被忽视的天才。金代在古典文学史中本就是一个被忽视的朝代,因为这原因,元先生远不如那些才华不如他的明清诗人出名 ,他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知名度比他本人高多了。如此大才却沉寂于文学长河,实在可叹!
无我之境还有一个更好的范例,那就是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诗“闲”字是“诗眼”,妙在“桂花落”三字,花落无声,桂花又是非常细小的,如果没有闲适空明的心境,怎会注意如此细碎花瓣的飘落呢?最后两句以动喻静,巧妙反衬出夜静山空的禅境。
书上说:诗人如果把心境空寂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那么他的心就成了一首禅诗,再看山水,也变成了禅意的悟道。王维这首诗,就很有禅诗平和冲淡的味道。
有人用参禅的三种境界来区别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感觉更能帮助我理解掌握其中真谛。禅界认为,参禅要经历三种境界:
其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其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其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完整的人生大多要经历这三种境界。有我之境相当于第二境界,无我之境相当于第三境界。虽然诗词是诗人一瞬间的感觉,人生三境界是长期的状态,但二者是相通的。
第一境界是孩童时的眼光。幼年时涉世不深,无忧无虑,对人对物只有表象认识。此时的山水与我没什么联系,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然不能算是艺术境界。
第二境界是青少年时期。此时人处于人生奋斗的漩涡中,成败荣辱,喜怒哀乐,如影随形。经历的风刀霜剑多了,对人生也就有了独特的认识,此时看山看水都带上了个人感情色彩,山水成了自我思想的代言和象征,因而属于有我之境。
第三境界是历尽沧桑的彻悟。人在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后,达到一种恬淡悠然的境界,再看山水,还是山水。
细思细想,万物胜衰都有自己的规律,非人力可以扭转,人不过是天地万物间的一粒沙尘,并不比山水高明多少。看山水还是山水,这种返璞归真的本色眼光不同于孩童的眼光,天地人心在经历风霜洗礼后,更加清明宁静。
此时,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天人合一,因而如同无我之境。所以有人为以上三种境界各添了一句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我是我。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水皆是我。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亦是山水。
这样就很好理解两种意境的区别了。
总之,有我之境宏阔壮美,无我之境恬淡悠然,二者没有高下,是诗人不同情感心境的产物。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诗句,应该就是这两种意境最传神的写照吧!
图片摄影:爱君若兰,感谢若兰提供美图,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书目:《人间词话》、《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