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中市城固县宝山乡,湑水河岸边的丁家村旁,有一座被称为“杨爷坟”的墓葬,埋葬着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杨从仪。2019年2月6日,春节假期之际,我经过丁家村,找到杨从仪墓,操作自己的无人机对这里进行了航拍——
杨从仪墓位于丁家村西北侧公路旁边的院落内,这里的大门紧锁,门外立着文保碑,草木遮挡,很不起眼。1992年4月20日,杨从仪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杨从仪墓的右侧,有一个村里的单位,轻轻推开大门,发现里面没人。于是,在院子里的空地上,我操作无人机升起,环绕杨从仪墓飞行,周围景象一览无余。此墓背靠田野,前有一条水渠,环境优雅惬意。
杨从仪墓坐北朝南,前方有献殿和拜殿等祠庙建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多为清代。2017年,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复,城固县文物局启动了杨从仪墓大殿抢救性维修工程,使用传统工艺和材料进行施工,保持了古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消除了古建筑的安全隐患。但是,修好以后,好像也没有使用?
杨从仪墓的封土,呈“馒头”状,南北长约8米,东西宽约6米,高约4米。墓前原有两块石碑:一块碑是乾道五年(1169)所立的“宋故和州防御使提举台州崇道观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杨公墓志铭”。详细记叙了杨从仪的生平事迹,乃研究南宋抗金斗争的珍贵实物资料;另一块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宋安康郡开国候杨从仪墓” 碑。
上个世纪60年代,这两块碑被毁成数截,后来经过重新粘接,移至五门堰文管所。如今,杨从仪墓冢前,仅存香祠一间,单檐悬山顶,施灰色筒瓦,面阔3.5米,进深2米。
杨从仪,字子和,天兴(今宝鸡县)人,初补凤翔校尉权天兴县事。建炎四年(1130),奉吴玠的命令,领兵在凤翔一带抗金,因功升秉议郎;绍兴十二年(1142),拒金兵于仙人关;第二年,出御爱山,抵大池原,断金兵粮道;绍兴三十二年(1162),夺大散关,占和尚原,官至安康郡开国侯。
乾道二年(1166),七十五岁高龄的杨从仪退休。故乡沦陷,不能回家,便居住在城固县水北村(丁家村)。他非常关心当地的生产,组织人民修复灌溉渠道,在湑水河筑坝,引水进入洋县,向南折入汉江。这条渠使当地农业获得丰收,几百年以来一直发挥着效益,被称为“杨填堰”。
乾道五年(1169),杨从仪病逝,终年78岁,葬于当地。在城固县城的汉江边,还有一座四郎庙,杨从仪排行老四,所有又称“杨四”或者“四郎”。因为他治水泽民,所以有时候人们给“四”字加上三点水,称为“杨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