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师兄打电话给我,说是要来深圳工作,向我了解情况。电话打了近一个小时,其实大致内容就是某二甲医院请他做学科带头人,种种承诺,他所纠结的无外乎薪水,居住,学科发展前景,团队协作,从谈话中我也知道他给很多人打了很多通电话,说是尊求别人意见,其实在我看来,他已经有选择,只不过想找更多人认同。
而我关注的问题是那家医院的科室主任我认识,觉得她很不错,为何医院还要将她边缘化,架空呢。
昨天晚上,和一个小师弟聊起来这个问题,他告诉我,其实那个主任业务能力没问题,也很敬业,非常操劳,上门诊,管病房,下社康,忙会诊,搞健教,弄科研,患者也不少,但这几年她的团队都没成长起来,所以医院不满。
哦,原来如此,我认识这个主任,也是因为外出学习,在我们医生群里,我是时常请假的那一个,但她好像任何会议都会参加。
我也明白了,她为啥拥有高学历,业务能力拔尖仍然会被边缘化的原因了。
我们的体制习惯是优而仕,她是一个好医生,但不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领导,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不一定就是好事;事无巨细,事事关心,未必得当。
主治医生以上就可以会诊,通过会诊可以倒逼他学习;下社康更多是政治任务,只要有医生去就可以;有些会议就是药厂广告会,如果不是讲者,无必要参加。
因为我的活也不少,也曾经忙碌不堪,但我痛定思痛后,大胆舍弃很多杂务。会诊未点名的,完全可以让主治去;周几固定下社康,说起来三个小时,但尤其是下了夜班查完房后,本可以回家休息,但在路上要奔波,中午通常不能睡,而一下午不过十来个病人,那么完全可以要求不固定时间,提前通知预约,安排集中患者做健教,效果更好,自己也不用重复多次;现在有大把网络资源,完全可以看直播或者看线上资源,每年重要的会议就那么几个,不用赶场奔波;重视团队学习,安排每周业务学习,自己上网查资料,做PPT,再讲出来,效果明显好过听;培养专科护士做健康教育。做这些,虽然早期麻烦,费时,费力,但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无需担心别人起来了,对自己是威胁,自己的时间被太多杂务所羁袢,才没有时间去更好提升自己呢。
我不要越忙碌,越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