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过年时从天涯海角赶回来,围坐在一个火炉前,屋子里的昏黄灯光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照的如此清晰。
我们常常把家人当作理所当然的名词,总觉得与他们的关系是最不需要付出与经营的,因而会经常忽视他们的感受,将自己的耐心和好脾气留给陌生人。
过年期间,朋友跟我说:“不知怎的,即使跟家人在一起,我也时常有一种寂寞到灵魂无处安放的存在感。”
“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从成年之后。”
拿父母来说,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从小到大,我们对世界的整体认知与印象都是他们塑造的,但成年之后,当我们离开了那个生活了很久的地方,开始见识更多新奇的事物后,我们身上不仅仍带有黄土,也具有了炭烟的标志,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就拉开了。
因而我时常觉得他们离我很近,却又很远。近的是我们的身体,远的是我们的心灵。
即便是承认我们与家人在心理上的距离,可我们同时却心照不宣的明白,每一次的相聚意味着下一次的分离。
血缘依旧是我们联结彼此的纽带,它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家人间对于彼此的认同感,即便在之前发生了多大的不愉快。
朋友告诉我,她姐姐离家去日本的那一天,全家人都哭得稀里哗啦,尽管年少时与父母发生过嘴角。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爱与原谅。一家人在一起,总避免不了磕磕绊绊,可将日子过下去的,还是我们自己。
同学过年期间找我哭诉,她很生气,气的是她的父母。在未向她征求意见的情况下,第二天一大早拉她去医院做进一步的双眼皮手术,原因是她妈妈不满意之前的手术成果,但这并不是她的想法,她就像天上的风筝,看似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其实始终有一根线捆绑着她。她向我哭诉了好久,似乎受尽了委屈。
后来,我却再也没听她说起过这件事,她每天潇潇洒洒,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跟父母走亲访友,应该是原谅了吧。
家人之间,爱是暖的,原谅是甜的。没人知道每天会发生什么,可当矛盾发生了,我们还是得迎着头皮解决,墙要一堵一堵地推,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青鸟书店》中说:“人生中,总有一个地址,永远无法逝去。”
我觉得这个地址是家。家的存在,家人的等候,至少让我们明白,我们并不是单纯以个体身份生活着,我们依旧有人记得。
之前和小伙伴讨论过年的事情,我们都主张一切从简,特嫌麻烦,那时有一个长辈对我们说:“一看你们都还是孩子,真是不理解大人们的情感。”
曾经我以为过年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需要完成的一项重大事情,可当我看到一家人聚在一起,家中的喧闹,孩子的追赶,家人的微笑,我又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家是亲情的凝聚。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亲尚在。我们无法选择和谁成为家人,但既然上帝将我们安排在一起,便是对我们最恳切的祝福。
一家人,一盏灯,灯光照在我们彼此的脸上,那是我们坦诚与信任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