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或商标设计看似小、不起眼,其实内含玄机,里面有很多陷阱和误区。
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广告创意人员工作白做、反复修改,也会造成甲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结果做出一款费力不讨好的标志。
这几天集团科技公司要注册产品商标,发生了一些故事,陡然让我有了要写点什么的冲动。不为别的,发泄发泄或者说给有心人善意的提醒:
别让自己设计商标或者LOGO的钱打了水漂。
集团下派任务,时间紧急,要求当天出初稿,三天内定稿。
创意部门即刻开工。想到科技公司是做安防设备的,所以创意部第一稿以商标名称的英文变异做了一个类似盾牌形式的初稿上报集团(抱歉,基于商业机密,此处无图)。
虽然时间仓促,糙是糙了点,但创作部门一致认为是个不错的标志。
集团回复:商标外框不能封闭,必须在顶端开口,否则不聚财。
So,创意组将盾牌的顶端嵌入一个“尖”,不仅有了吸财的口,更显得霸气、进取。
集团继续回复:缺乏国际范、品质感……
集团又回复:要向上、力量、飞跃感……
集团再回复:感觉缺乏企业文化的内涵……
最后,三天过去了,领导说越来越没有感觉,创意组说感觉越来越没有!
(以上内容,基于商业机密,继续无图无真相,抱歉)
最终的结果,一周过去了,集团还在继续提要求,科技公司负责注册商标的人由三天一催改为一天三催,没办法啊,听说市场部的每个小时催她三次,哎。
应该说很多圈内人士都或多或少遇到过类似问题,也或多或少感受到无奈,老哞卧底广告界数十年,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也得靠“手气”。
这不仅是技术或者沟通问题,有时候这其实是消费者教育问题。
这得全行业联合起来一起给市场“上课”才行。其实有可能然并卵,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
有人说波恩更国际范,有人说森村更有“味”……
有人说波恩太简单,也有人说森村不够精神……
再来看一组源自网络的标志:
答案其实老哞也不清楚,这里不是要讨论一个什么结果,只是引出一段话题。
“标志的图形化或者设计感本身是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或营造特定的氛围。从纯技术层面而言或许有优劣,但一个好的标志不能只从纯技术层面看。”
一款好的标志一定是“正确”的。既然我们能从上述蝴蝶标志和跳舞的女人标志里感受到特定的氛围,那么正确标志的氛围一定得和产品的气场相契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被产品所对应的目标客群所接受。
我们能做的是交给甲方一份“正确的”作品,而后面要谈的或许更多要依赖企业本身……
观点
很多时候标志所传递出的信息还得配合不同的使用场景、辅助图形甚至物料材质来体现。
标志所谓的气质和内涵还得配合企业不断成长所凝聚的独特文化或者产品在市场上的品牌内涵来“反哺”。
极端点讲,最初的标志只是企业主的理想,只是企业情感的寄托,说不定就是你们这些甲方的一厢情愿。
最终这个标志留给大众的印象还得靠企业的发展或者品牌的塑造反作用于标志,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也可以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标志之路漫长修远,岂是一枚小小的图形能担当的。
甲方朋友何不放松心态,给自己一点方便,同时也给设计狗们一条活路呢?
惹毛了,给你设计一款看似漂亮但在很多材料上根本无法表现的标志,你就往陷阱里跳吧。突然想到上菜的小儿往汤里面吐口水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