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点16分。
小武合上书,打了个哈欠,“看完啦,我睡了!”
我的《臣服实验》只剩下最后两章,于是打开床前台灯,关掉大灯,“睡吧…”
他躺了下来,开始嘟囔,“太亮了,怎么睡……”
我不理他,把台灯压低一些,无济于事,嘟囔变成了碎碎念变成了哼哼变成了大声生气变成了躁狂…
我放下书,终于暴起,在他屁股上狠狠敲了两下,他沉默了,我再次拿起书,撑着看完最后两页,终于发现,整本书都白看了,本该我学会放开个人好恶,臣服于“睡觉”这件事的时候,我又开始抗拒,本该完全接纳小武的状态的时候,我选择了漠视和责备,亏我手里还拿着《臣服实验》,确实是看了本假书……
阅读这本书其实不是愉快的旅程,多少次放下又舍不得,看到第十章,我依然发现,除了看出作者的人生轨迹,我依旧无法理解他想要表达什么,我努力去看懂每一个文字,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贯起来,我不认识!
我把这段话摘录出来,努力辨认:
“臣服-多么神奇有力的字眼。它常常会催生出软弱和怯懦的想法。而在我的情况下,臣服需要我有足够勇敢的力量去追随无形进人未知,而那也是我正在做的。
臣服并不能让我清楚自己行走的方向,我也不知它将领我去向何方,但它确实让我认清了一件最基本的事,那就是我的个人好恶并不会引导我的生命。
通过放弃那些强大力量对我的控制,我让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来指引我的生命,那就是生命本身。”
“通过这个阶段的成长,我明白了臣服是通过两个非常不同的步骤来完成的:
首先,你必须放开那些来自内心和大脑的个人好恶;
然后,借由第一步产生的清晰思路,你只需要看看当前的情况需要你做些什么。
如果不再被个人好恶左右的话,那你又会如何行动呢?跟随更深层次的指引将会让你的生命去到另一个方向,那与你的好恶所指引的方向完全不同。
这就是我对臣服实验能做出的最清楚的解释了,它已经成为我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根基。”
自以为在书海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阅读理解能力还算不错了,提炼个概念应该是差不离的:所谓“臣服”,不是消极的态度,不是懦弱和委曲求全,书中指出,臣服,是放开个人的好恶,让生命做主。“真正的臣服是勇敢地放开自我,全然拥抱当下的变化,然后,我们会看见生命所安排好的、种种超乎意料的惊喜。”
这个概念读了好几遍,我终于知道问题在哪了?很多时候,我们阅读、思考,都是走脑走思维,但要理解“臣服”学会“臣服”,是要走心的……
当人在“净心”的境界下,照见了事物的本相,内在的力量也变得强大。当内心不再和环境交战,凡事不强求时,那么无论事情顺逆,也会欣然接受。
如果走思维,那么,臣服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其自然”、“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付出全部的努力,但是接受最坏的结果”……诸如此类,那么,这本书不可避免沦为心灵鸡汤文,成为吸引无数人效仿的达到某种目的的效能或手段。我们常常习惯于这样的思维模式中,“我怎么才能快速获得我想到的东西?这位成功人士这么做了,我也学来试试。”当我们和生活围绕着这样的目的展开时,那么,我们就会把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观念等全变成手段,于是“臣服”也成了一种手段。
但臣服本身,不是技能,不是手段,而是内心的修炼,是彻底地放下、彻底地接纳,你仅仅只是成为你自己。对于任何外在条件,是增加,还是减少,你都觉得它们多余。在小武强烈要求关灯时,我应该臣服于当时的情景,给他温柔的回应,最多十分钟,他进入梦乡,我继续阅读,但我偏偏执念,导致他委屈我也后悔。臣服于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们只是接受所有的安排,但其实并不放在心上,一如我一点都不喜欢成为班主任,但我接受安排,尽力做到最好,我只是继续和平地生活着,继续和平地成为我自己。
所以,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就学会了臣服于生活或生命。就算知道生命本身所能给予的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那又怎样呢?能领悟多少呢?
当然,还是去实践吧,能领悟到自然很好,不能领悟也没关系,我们或许不需要懂任何东西,也可以过得很好。我不知道臣服会带我走向何方,所以我——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