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殷褒诫子书 感悟传承好家风
殷褒,字元祚,魏晋时期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曾任魏之章武太守、西晋之荥阳令。他的《诫子书》是一篇充满智慧语言的家训。书中,殷褒对儿子恳切、耐心的启发和开导,体现出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如今,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不管是孩子,还是作为家长的我们,仍可以从殷褒的《诫子书》中得到启示。
据唐代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二十三及清代严可均辑校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四十三·魏四十三记载,殷褒《戒子书》:“夫道也者,易寻而难穷,易知而难行也。故京房之徒,考步吉凶之变,而不能自见其祸,更为姚平所戒,此道之难知也。省尔之才,不及于房,而吾之言,过于平矣。昔正考父三命滋恭,晏平仲久而敬之;曾颜之徒,有若无,实若虚也。况尔析薪之智,欲弹射世俗,身为谤先,怨祸并集,使吾怀朝父之忧,为范武子所叹,亦非汝之美也。若朝益暮习,先人后己,恂恂如也。则吾闻音而识其曲,食旨而知其甘,永终吾余年矣,复何恨哉?古人有言:‘思不出其位。’尔其念之,尔其念之!”
原文的意思是说,大道,容易探寻但难以穷尽,容易明白但难以践行。所以京房这些人,推算吉凶的变化,却不能自己预见自己的灾祸,更被姚平所借鉴,说明天道很难研究明白。查看你的才能,不如京房,可是我的话却比姚平还明白。以前弗父何,三次受命而愈加恭敬,晏婴长久的敬佩他;曾子、颜子这些人,有学问如同没有学问,知识很多又好似空虚无物,何况你以砍柴的智慧,却想要抨击世俗,自己首先就会遭到攻击,怨恨灾祸都聚集到你身上,让我早晚担心,好像范武子担心范文子一样,也不是你的好事。如果你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先人后己,为人恭顺,那我就好像听到声音就知道什么乐曲,吃一口佳肴就知道甘美,能安度晚年了,还有什么担心的呢。古人说过: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你要记住,你要记住。
殷褒为官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任职期间兴文教,修水利,颇有政绩。据记载,“殷褒为荥阳令,先多霪雨,百姓饥馑,君乃穿渠入河四十馀里,疏导原隰,用致丰年,民赖其利,号曰殷沟而颂之。”“殷褒为荥阳令,广筑学馆,会集朋徒,民知礼让。”当地的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荥阳令,有异政,脩立学校人易性,令我子弟耻讼争。”“有异政”,即政绩卓异。“人易性”,大意是说通过读书,使人们改掉了坏的习性,恢复了本来的善性。这首歌谣被收进《艺文类聚》和《乐府诗集》等几部历史典籍中,成为荥阳令殷褒深受人民爱戴的有力佐证。
殷褒《诫子书》是写给儿子殷昱的,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内容是用古人的事迹劝导儿子要遵从自然规律,顺势而为;谦逊好学,虚怀若谷;谨言慎行,朝益暮习;先人后己,为人恭顺;懂规矩知进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殷褒《诫子书》对后代影响深远,殷褒之后的长平殷氏一族十分重视家教和家风传承,殷褒子孙朝益暮习、谨言慎行、规矩本分,文武相继,名人辈出,魏晋以后成为望族。
殷褒《诫子书》不仅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良好的家风家训,也给古老而年轻的西华大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成了我们当今西华人的骄傲和自豪。因而,学习好、宣传好、运用好殷褒《诫子书》成了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习殷褒《诫子书》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家风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殷褒《诫子书》为镜,谦逊好学,虚怀若谷;谨言慎行,朝益暮习;先人后己,为人恭顺;懂规矩守本分,不越位不缺位。同时,要从严管好亲属子女,以良好的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作为殷褒故里的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要挖掘好诸如殷褒《诫子书》等家风家训里所蕴含的廉洁文化因子,通过编写家风家训廉洁文化读本、举办家风家训廉洁小故事演讲活动等,让党员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要始终高度重视家庭建设,从家风教育做起,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以良好家风大力促进、带动优良党风政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