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听完的,因为心神不够集中的缘故,读完全书甚至不记得主人公的名字叫什么,只记得其中一些片段和来自战场上刺骨的冷意。
说到战争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不是炮火也不是枪支,而是面色冰冷严肃的军官,也许是纳粹吧,纳粹在成为纳粹前,也是一个个具有生活实感的普通人。
我概述不出书的主要内容,闭上眼回想也只记得大部分片段是主人公和战友们的对话,以及他的一些心灵旁白,于是这篇读书笔记便显得有些逻辑散乱,不过这倒也是我的一贯作风——不愿为了抒发而抒发,更喜欢乘兴而来,即兴而去。
战争教会这群孩子的或许也是这个时代想要教会我们的,在那里,人性不得不被扭曲,每个人都是那样软弱与麻木,作者的描写聚焦的是战争里那些普通的士兵,他们或许不会被后人称为英雄,但是他们真切地与我们一样——你是否想过,当你走上战场,你是否有勇气活下去?尤其是拖着如同断壁残垣的身躯的时候,预示着你无法再过上同之前一般的生活的时候,你会选择活下去的那条路吗?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每个人被推着向前,他们无权选择是否结束这场战争,但有权利选择自己是活下去还是光荣又岌岌无名地死去。
战争的残酷性也正在于此,无论是怎样的选择,概率都是一样的“不确定”,因为生的意志不足以让人战胜痛苦,只会让人麻木,失去生活的实感。那么生活的实感又是什么?我问自己,答案或许是那些能让我们产生情绪体验的一切。你喜爱的,憎恶的,悲伤的,留恋的一切。——然而这里没有,战争是灰色的,灰蒙蒙的一片,只剩荒凉与麻木。当我们失去对生活的实感的时候,大概连“感受”也无从谈起了,因为感受来自于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我们是不会对自己感知不到的事物产生感受的,当到了这个境地,生与死又有何太大分别呢?
所以其实他们也是没有选择的吧,我这样认为。
就像是被放逐,生活强行被按下了暂停键,一切的实感均来自于不远处的战场以及活生生的人,至于过去——永远地逝去了,无论最终他们是否”活着“回到原来的生活,这道由战争带来的鸿沟都不可能弥合,它将每一个参加过这场战争的人硬生生劈成两半。
”年华将化为乌有,我们终有一死“,在真正的死亡面前,一切都将远去,一切的感觉都将不复存在,所以生命其实是一场体验和对意义的追寻,是一种抽象化,无论是食物、娱乐、睡眠,还是优秀、坚毅、奋斗,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对于人的作用均是借助情绪体验以及实感,于是在死亡之前,那些经历带来的体验与意义,才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珍宝。
这样说来,便以王尔德的那段话作为结尾吧——
别虚掷你的一寸光阴,别去听无聊的话,别试图补救无望的过失,别在愚昧、平庸和猥琐的事上消磨你的生命,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病态的目标和虚假的理想。生活吧!过属于你的奇妙的生活!点滴都别浪费。
一些摘录及碎片感悟
II
战争的巨浪席卷了我们。对年长者来说,战争不过是生活中的一次暂停。战后的日子仍旧可期。而我们,却被战争紧紧捉牢,结局不得而知。我们唯独知道,眼下我们以一种特殊而令人痛心的方式变得粗鲁野蛮
我们先是惊讶,接着痛苦,最终,我们冷漠地认识到,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精神,而是鞋刷,不是思想,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训练。我们带着热情和良愿成为士兵,但他们却想尽一切办法,来遏制我们的精神、思想和自由。
(再回过头看仍对这段感触颇深,大抵那些从未觉得战争残酷的都是无知之辈,叫嚣着渴望战斗,然而真正的战争往往是地狱深处的魔鬼,我们未曾上过战场,这层隔膜具有美化作用,它让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战争是一种保卫”,事实上世界上本无正义战争一说,所有被席卷进去的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何种方式,都是受害者,唯一的赢家只有战争本身。而在真正的战场上,所谓的精神意志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往往派不上用场,真正让人活下来的是日复一日枯燥冰冷的训练与纪律,以及那点救命的食物。)
VI
我们看见时间在身旁死者惨白的脸上消逝。我们把食物一勺勺塞进肚子。奔跑、投掷、射击、杀戮。我们四处卧倒,既软弱又麻木,而支撑我们的唯有那些更软弱、更麻木、更无助的人。他们大睁着双眼,视我们为时常死里逃生的诸神。(“支撑我们的唯有那些更软弱、更麻木、更无助的人。”战争面前,没有强者,只不过看生的意志与软弱相比哪个更强烈罢了。)
一队人,短短一队,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入晨曦。三十二人。
VII
我们这么做,并非因为幽默,而是因为一旦失去幽默,我们就会崩溃。这种伪装不会持续太久。我们的幽默,正一个月比一个月更为苦涩。我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只要战争尚未结束,都会像石头,沉入心底。战争结束,它们就会苏醒,开始阐释生与死。(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幽默是一种运用想象力看待自我的方式,具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愿意进行自嘲,他们透过第三者的视角去审视自我,审视生活,而这样的人,生活通常不会太痛苦。在战争中亦然,“一旦失去幽默,我们就会崩溃”,幽默的外壳之下是脆弱得几乎崩溃的心灵,那刻印在心上的一切只是被隐藏,从未消失过,苦涩如同浸入内心深处的寒气
我的欲望奇特地糅杂着渴望和沉醉
我闭上双眼,想在亲吻中将战争、恐惧和卑劣的记忆统统磨灭,想去唤醒青春和幸福。我想到海报上的姑娘。那一刻,我竟相信,只有赢得她,我才能活下去。而我的臂膀越是用力去抱紧,就越有可能出现奇迹。
(战争、恐惧与卑劣的记忆与青春幸福的甜美是格格不入的,然而我置身于的是这荒凉残酷的战场上,麻木与恐惧夺取了我生活的实感,唯有在这一刻,我脑海中出现的,用力去抱紧的,才是生活的实感。)
保罗!”她喊道,“是保罗!”我点点头。行李撞在楼梯扶手上。我的步枪太重了。她打开另一扇门,叫道:“妈妈,妈妈,保罗回来了!”我再也无法移步了。妈妈,妈妈,保罗回来了。
我就这样站在楼梯上,既痛苦又无助地陷入可怕的痉挛中,强忍的泪水无声地滚落腮边。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也许多年后她也会这样卧病在床,身为她唯一孩子的我也是这样坐到她身边去,她用手掌抚摸我的额头,那个一生要强的人,在这种时候流露出的母性光辉与温情,盖过了生活的琐碎和因操劳生计而带来的疲惫,不善表达,也许,她爱我的方式,便是如此。)
我们家人间从不说温柔的话。穷人为生计奔波、操劳,大抵如此。他们不明白那么做的意义,也不愿重复本来就知道的事。所以,比起那些懂得客套的人,母亲口中的“亲爱的孩子”意味着更多。
XII
我的思想凝固在这里,不能继续前行。以其优势吸引我、等待我的是感情,那是对生的贪恋,在家的感觉,是热血,是对得救的陶醉,但我没有目标。(这是最真的现实,然而我们在行进的过程中逐渐忘却,或是逃避。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和旅行,我们来这世间走一遭,无论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是一百年,最后占据记忆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最深刻的部分,剩余的大多流逝在了经历的那个瞬间。所以才说,要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也许其中一个评判标准便是,它能否对你产生贯穿一生的影响,比如阅读,比如知己。而那些无法一直存续的便无意义了么?或者并非如此,因此我们学会了记录,记录快乐,记录甜蜜,当我们看着那些遥远的记录,会觉得恍如隔世。然而那是我们经历过的证明,每一次的涅槃,挣扎,欢笑,都是我们每个人在年华化为乌有之前,最独特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