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奚”在《论语》中出现11次,通常解释为:为什么?什么?“以”解释为:用。“亦奚以为”整句翻译为:“用做什么?”或者“有什么用?”
诵《诗》三百,指向“会考试”。从政,指向“会工作”。使于四方,指向“会外交”。看来,孔子早就发现“会考试”是一种不太可靠的技能。
推举制是中国最早选拔干部的方法之一。孟子曾经给出了一些典型事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人虽然出身低贱,却都创造了不朽的功绩。
推举制发展到汉朝,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举孝廉”。有了具体的目标,随之就有了异化,甚至逐渐走向了反面。到汉末,就出现“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的局面。
隋唐开始出现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了。科举制虽然解决了公平公正的问题,但是,再也无法选拔出治国平天下的“圣人”,而只能选拔一些会写文章的循吏。北宋嘉佑二年科举榜,不仅有苏轼、苏辙、曾巩、程颢、张载等人,而且,在《宋史》有传的高达24人。被誉为千年进士第一榜!听起来,很好、很强大。但是,北宋很快败亡了。也就是说,这些人并没有给宋朝带来强盛,只是些会写文章的“伪才”。
到了清朝,科举制进一步退化。这一时期,科举考试虽然存在,但是汉族人是不能当高官正职的,大家甚至不要指望科举能够选拔出会写文章的人来。清朝会写文章的曹雪芹、蒲松龄之流,都是科举的失败者。
会考试,只能证明学到了一些“死知识”,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中华民族的下一代,绝不可以在“会考试”上过度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