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孩子期中考刚结束,连考7门,各科成绩也在逐一公布。
基本上有好有坏,好消息是弱势学科语文接连两次保持在B+,新增的化学也保持了两次A,坏消息是优势学科数学的分数首次跌出90分,最后一道几何证明题完全没有思路,连带影响了最终检查的心态。
7门总分也新鲜出炉,还是B+,全年级前60名内(总共237名孩子),算是中等偏上吧。
不过乐乐妈并不是一个只纠结于名次的人,而是在细枝末节上发现他学习的瓶颈所在。
早在他在校外参加编程竞赛时,我就发现他学习力方面有一定的瓶颈,基本上达到80%的水平就已经卯足了全力,剩下20%的瓶颈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包括数学的一题多解,他也是浅尝辄止,有一种思路就行了,不会去多动脑。
而这一点点瓶颈在初二却被放大了。
体现在数学压轴题的思路,体现在历史的跨学科思维,体现在道法的精准得分点答题思路,更体现在语文作文的谋篇布局和选材立意。
昨天,就这个问题,我也和孩子的历史老师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虽然他离历史满分只有5分的差距(30分满分),但可别小瞧了这几分,确是学习力鸿沟之所在。
结构化思维、跨学科思维的欠缺,导致目前看来孩子开始有点后劲不足。虽然他在意志品质方面有所提升(遇到难题会尝试死磕),但因为缺少必要的思维训练,导致思路不开阔,容易陷入低效努力。
以前数理化提前学的老本,现在看来都已经逐步消耗殆尽。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为每一门学科找到最重要的破解之道,似乎就成了当务之急。
昨天,乐乐妈从网上买来了叶修老师的学习力小说《进击的学霸》,看得有点津津有味,希望对孩子未来的思维破局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