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燕昭王的话,就得先说说他爹——燕王哙。
这个燕王哙呢,是燕易王(上一章提到过的哦,就是苏秦睡了他老娘,但放过了他的那个)的儿子,此人比较昏庸,而且听信了谗言,把王位禅让给了当时的相国子之。
也就是说,并没有传给他亲生儿子,而是给了一个叫子之的人。这个子之非常残暴,所以在他执政的第三年,开始了子之之乱。
子之之乱是怎么回事呢?子之登基之后啊,就开始清太子平的人,因为太子平是燕王哙的儿子,他要清除太子平的党羽,毕竟对于禅让出来的这个位置,还有很多大臣不服,说白了,燕国此时在内讧。
太子平怕子之杀他,而此时他爹燕王哙又不管这个事,他爹目前被洗脑后只甘心当个臣子。唉,昏庸到这种程度也是让人唏嘘。
内讧上了,这时候在燕国旁边的齐国(当时齐泯王执政)看上眼了,于是趁乱,以助太子平的名义,打进了燕国。
刚开始老百姓们以为是真的帮助太子平,一片欢呼,都不对抗,直接放齐军入关,齐军是一路杀到了子之跟前,把子之杀了,并且剁成了肉酱。
然而,这并不算完,到了这一步,按说齐军应该撤军离开了,帮助太子平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齐泯王真正的如意算盘并不是帮助太子平就完的,他是另有所图。他真正的意思是,想把燕国吞并了。
当燕国子民一看到这个形势的时候,不干了。原来你齐国是打着吞并我们的算盘来的啊,想得美。于是燕国真正的开始反抗齐军了。
这时候呢,赵国也开始帮助燕国,一起攻打齐军。因为赵国想吞并中山,不愿意燕国就此灭亡。
这么一来呢,在赵国的帮助下,把有狼子野心的齐军给打退了。燕子哙也自杀身亡,此时的燕国已经没有所谓的国君了。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两个版本,一说是太子平当时继位,就是现在的燕昭王。另一说是太子平被杀,把流放在韩国的公子职接回燕国,做了燕昭王。
野史上记载的是公子职。正史上记载是太子平。究竟是哪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太子平的可能性大一些。
但是不管哪个燕昭王吧,总归是历史上有一位非常贤明的燕昭王。
这个燕昭王经历了战乱,经历了昏庸无能的父亲带给自己的杀身之祸,经历了四处逃窜的成长历史。于是,他摇身一变,变得非常励志了。
他在国难之际登上了王位,并且非常痛心父亲的昏庸乱国,立志要重振国风,雪洗前耻。
在燕国,有一个叫郭隗的大臣,是一位贤者。他跟燕昭王说了这么几句话。说:成就帝业的君主,和贤者相处,就是象和老师相处一样。诸侯和贤者相处就象是朋友一样。而没有什么雄才大略的国君和贤者相处,就是象是上级对下级的一样。
这个燕昭王做得也相当的有诚意,他凭吊死者,并且屈尊降贵的招揽人才,说了,只要你是贤者来我燕国,我必当老师一样对待,并且还有重金赏赐。
然而嚷嚷了很久,却没有一位贤者来。是的,一个都没有。
于是他又去找了郭隗,说,大隗隗,你说要是想成就帝业的君主,和贤者相处,就要象老师一样。我已经招告天下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前来啊,难道贤者都没了吗?
郭隗说,我上次的确没说怎么招揽贤才
燕昭王:……
郭隗说,大王,如果你想招揽贤者,必须对国内的贤者有非常优厚的待遇,这样才能有个楷模的形象。为什么这么做呢,原因是你父亲给人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差了,连带着你都给毁了。所以你必须要拿出诚意。要不没人相信。你看你之前招告天下了,都没人前来,这不说明一切吗?
然后,郭隗又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事。这个事说起来还是挺传奇的。
讲的是一个富商,非常想得到一匹千里马,可是他四处寻找千里马,都没有找到,非常沮丧。这让这位富商非常苦恼啊,于是他说,谁能帮我找到千里马,我不但给千金买马,还给这人千金的佣金。
结果有一天,果然有一个人前来,说,我可以帮你买到千里马。富商说,行,我给你千金,你去买吧。三个月过后,这个人回来了,带了一匹马的马骨回来了,并且说,这个马骨花了500金。
这个富商非常生气,说一副马骨值500金吗?这个人说,这是一匹千里马的马骨,如果你现在连马骨都花500金买,为的是让天下都知道您是真心的爱马,那么你的这个名声一传出去,不出一个月就会有人来卖千里马。
果然不出一个月,这位富商得到了真正的千里马。
这说明什么?求贤是需要诚意的。
燕昭王一想,果然是这样啊。
于是,郭隗又说,燕王,既然你求贤若渴,那不如就以我为例吧。
就这么一句话,燕昭王就开始给郭隗盖别墅,送珍宝。并且尊称郭隗为老师。给郭隗盖好别墅后,还选了一个吉祥的日子,非常隆重的,有点象咱们开业典礼那种架势,搬着郭隗就入住了。
之后呢,他还为贤者盖了一个黄金台。最最难能可贵的是,燕昭王每天亲自去打扫黄金台,扫去黄金台上的灰尘。
要说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初他爹是如此的昏庸,他却如此的勤勉励志。从这里就看出来啊,对孩子的教育,实在是不能太宠溺,还是要有一定的挫折教育,能成才的一定会成才,不会被困难打下去。当然,你也不能太过火了。否则孩子接受毁灭性的打击之后,真的是一蹶不振了。
经过燕昭王这么一系列的改革呢,的确起了很大的反响,各国的贤者纷纷而来。比如:从赵国而来的武装剧辛,从齐国而来的谋士邹衍,从魏国而来的屈庸,还有魏国来的乐毅等等等等。
拿邹衍来说,他是个阴阳五行家,就是对周易八卦非常精通的。(周易是姬昌所著,不要说那个时代没有周易哈)其实周易这本书不是讲的算命,算命是指数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讲八卦和因果。
这个邹衍在当时在齐国就非常有名,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各国对他都非常尊重,可是到了燕国,燕王不但亲自迎接他,还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到了大殿之中,亲自把老师的位置让给他坐,燕王自己坐在学生的位置上。
乐毅也是,他不但是名将乐羊的后代,他还精通兵法。他本是赵国人,但是赵国当时内乱,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魏国。又为了魏国出使燕国,燕王对待乐毅非常尊重,让他十分感动,于是他决定留在燕国。
不要小看这个乐毅,他本事也很大,后来的诸葛亮还说自己堪比管仲乐毅。可想而知,这个人在当时也是名垂青史,影响很大的。
乐毅开始在燕国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他设计一套审核官吏的制度,还摒弃亲贵之间的互相任用提拔,让真正的人才得以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优势。
经过这么一整顿,也经过这么多贤才的辅助,燕昭王兢兢业业发展国家,历经28载的时光,燕国的国力是蒸蒸日上。一下发展成了国富民强的大国。
由于齐国的趁机作乱,燕昭王对齐国恨之入骨,发誓要扳回这一局。虽然燕国已经发展壮大,但是以当时齐国的国力还是要比燕国大出许多。要报这一箭之仇怎么办呢?
当时齐国的这个齐泯王,也是个骄横的君主,惹得周围一圈邻国对他不满意,这时候乐毅就说了,让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合,去攻打齐国。
这个是什么呢?和鬼谷子的纵横术有相似之处呢,就是合纵吧,联合五国兵力去攻打齐国。
别忘了,这时候还有个关键人物,是谁呢?苏秦!大家还记得吗??是他去当了齐国间谍,暗中帮助燕国的。那时候他还没死呢!!(历史连起来了吧,我能当历史老师么?-_-#)
这时候怎么办?请大声回答我:里!应!外!合!
好了,不闹了,回正题。
这时候,基本上是齐了天时地利人合的局面。这五国开始攻打齐国(古时候真是一言不和就发兵啊-,-)
话说乐毅带着这五国的军队去打仗,(乐毅虽然是燕国的大将,但是当时是其他四国各自也有自己的将领,统一由乐毅指挥)把齐军是打了个落花流水。而且最终乐毅带着燕军,一度攻破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齐泯王仓皇而逃,藏身民间。而燕兵不但把齐国的珍宝都搬回了燕国,还烧毁了宗庙和宫殿。
燕昭王终于雪洗前耻,报了一箭之仇。
我个人觉得,燕昭王非常励志,励志在哪呢?他由一个快要入死人堆的一个人,逐渐地发展成了一代名君。这其中的艰辛真是不言而喻。
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他不能象其他富二代官二代那样,享受着江山美人,他只能是励精图治,发展国家,因为他身上不但有血海深仇,还有着燕国的子民。
要我说,这个人了不起!!
他被齐国掘了祖坟之后,没有就此倒下,而是从死人堆里站起来,发誓要把燕国壮大,并报了这一箭之仇。这种志气,挺值得学习的。
真挺可怕的,人一旦发自心底决定要做某事的时候,是不顾一切的,是拼了命的。这种力量推动着走的时候,是无所不能的。
老家有一个发小,一直学习不好,到了初三还是吊儿郎当的。但是初三的时候,他爷爷去世,他是跟着爷爷长大,爷爷最疼他。临终时把平时里攒下的几毛几分的硬币,用手绢包着,说给孙子上学用,并且还拉着他的手说,我们老王家以后靠你光宗耀祖。
就这么一句话,眼看着最疼他的爷爷咽气。办葬礼的时候,这小子居然一滴眼泪也没有掉。从办完葬礼之后,他就跟变了个人一样,我们还没起,他就开始背单词了。一年之后考上重点高中。三年之后上了北大。
励志么?和燕昭王很相似!
所以讲这么多为什么,就是想告诉大家,要想做成一件事,只要下的决心够大,你就能成事。
所以,不是燕昭王励志,也不是我那个发小励志,而是,如果你真的能下非常大的决心去做成某件事的时候,挖空心思的去做,你也会很励志。
我不是来兜售心灵鸡汤的,我是想让历史告诉大家,你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破釜沉舟地去做,就要放开手脚去做,就要排除万难去做,就要象燕昭王那样,放下一切去做。
所以知历史,不但明得失,还能竖榜样!想进步啊,真的要多看看历史!
加油吧,朋友们!摸着自己的心想,我到底来这世上要干什么!你想清楚了,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