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少人都是外婆或姥姥一手带大的?文字里作者对外婆的愧疚让人感同身受。
读着这些文字,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姥姥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属大龙的,今年本命年,96岁高龄了,她会忘了自己的岁数,脑子里总是惦记着一起打牌的老邻居们怎么也不来了?是她忘了,她那帮牌友们现在就剩她自己了。姥姥会写简单的字,喜欢带着老花镜看报纸,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字体很秀气。姥姥也像书里的外婆一样,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就知道她已经为自己的死亡做好了准备,一针一线缝制好了自己体面的寿衣,鞋子上还绣了花,然后就压箱底了,每年夏天还会翻出来晾晒。有时候我妈也会叨叨姥姥说:“你还时不时惦记着自己的寿衣呢,人家现在卖的可比自己做的强太多了。”姥姥听后一副吃惊的样子,好像姥姥整个人都永远留在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姥姥看到电视里的动画片里的小动物们会说话,也会好奇,“小动物都会说话了呢,这个世界变得快不认识了。”姥姥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怕摔跤,舅舅就给她买了能支撑走路的三天腿稳固支撑的拐杖。每次去看她,舅舅说她每天可干的事情就是从床上下来,到饭桌吃饭,自己上厕所,然后就安静地躺床上闭目养神或坐床上听别人唠嗑。
我们聊天,她会随时插句话,因为前一分钟的想起来的事,下一秒她可能就要再问一遍,有时候问得我们晚辈都乐她,因为明明我妈坐她旁边,她还会问你:“你妈怎么没一块儿来呀?”健忘的姥姥可爱地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我们小的时候,一到过年,姥姥就会提前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准备好压岁钱。先前是两毛的,一块的,两块的,五块的,再后来,20元的,50元的,100元的,总之姥姥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准备的压岁钱都是崭新崭新的,是她特意嘱咐大表姐在银行换的,说压岁钱就得要新的。
有一次带孩子们来看太姥姥,姥姥下意识地就去摸兜,我妈理解她意思,是想给孩子们零花钱。现在不给姥姥零花钱了,因为不愁吃穿,没花钱的地儿了。姥姥嘴里也念叨“身上连个钱也没了呢。”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一来姥姥家,姥姥就从兜里摸出零钱让我们自己去小门市部买好吃的。她喜欢孩子,对孩子永远都嫌自己给的少。
每次想孝敬姥姥,也就只能给她买点儿好吃的,想买穿的,我妈和小姨就会拦着,她的衣服确实也不少,每年小姨她们都会给姥姥添应季的新衣服。
儿孙孝顺比啥都强,这是姥姥常挂嘴边的话,她说她这辈子值了。姥姥年轻时候也是受苦过来的,嫁给姥爷时也才十几岁,忍受婆婆的气,后来拉扯着6个孩子挺不容易的,据我妈说,在她后边还有个妹妹,得病耽误了,七八岁就夭折了。妈妈是老大,有四个弟弟,一个妹妹,小姨生下来后怕养不活,姥爷本打算送人,最终让姥姥的泪水给拦下了。姥姥年纪大了后也最沾她这个小女儿的光了。2019年三舅生病去逝,谁也没在姥姥面前提过,可姥姥好像冥冥中知道了似的,从三舅下葬那天起,姥姥也不再提三舅了,她失去儿子的痛苦只能自己咽到肚子里了。
姥姥骨子里是个乐观、善良、隐忍的人,她这辈子从来没跟人脸红过。姥姥有两个哥哥,三个弟弟,家里唯一的女孩,所以,从小受宠,让她念书识字,也从没裹过小脚。现在,两个哥哥去世了,都活到了90多岁。最小的弟弟今年也快90岁了,小舅姥爷前几年身体好的时候每年还带孙男娣女们回来看老姐姐,一聊就是半天,讲着讲着过去,就会潸然泪下。
他们这一辈都有着长寿基因,算是村里大户人家,五代同堂,照相如果人到齐了,人头数都数不过来的感觉。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呢,老辈人积攒的福气,都滋养给了后代。
如果讲姥姥她们那一辈人的故事,一天都讲不完,她们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苦难,就像经历了风吹雨打的花朵,总能顽强地生长。
【摘录】书里那些触动人心的句子: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仰仗她对我的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
向她百般承诺,只要她不死,就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但是我做不到,一样也做不到。“我就是一个骗子,一个欲望大于能力的骗子。而被骗的外婆,拄着拐棍站在楼梯口等待。她脆弱不堪,她的愿望也脆弱不堪。我根本支撑不了她,拐棍也支撑不了她。其实我早就意识到了,唯有死亡才能令她展翅高飞。”
“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
”“外婆死了,一滴水消失在大海之中。一生寂静得如同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但她仍圆满完成了她的使命,作为最基本的个体被赋予的最最微小的使命——生儿育女,留给亲人们庞大沉重的个人记忆、延绵千万年的生存经验及口耳相传的古老流言。是所谓生命的承接与文明的承接吧。”“她穷尽一生,扯动世上最最脆弱的一根缆绳。”
都说“人死如灯灭”,可外婆死了以后,她的灯才慢慢亮起,慢慢照亮我们最真实的内心和我们往后的道路。
作者李娟还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外婆写了一份悼辞,记录下了外婆传奇的一生。
悼辞如下:
秦玉珍,流浪儿,仆佣的养女,嗜赌者的妻子,十个孩子的母亲。大半生寡居。先后经历八个孩子的离世。一生没有户籍,辗转于新疆四川两地。七十多岁时被政府召回故乡,照顾百岁高龄的烈属养母。拾垃圾为生,并独自抚养外孙女。养母过世后,政府提供的六平米的廉租房被收回,她于八十五岁高龄独自回到乡间耕种生活。八十八岁跟随最小的女儿再次回到新疆。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