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本质上是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在实际运用中改变思维的方式,用思考改变行为。
基于理解就能实现更好的短期记忆,但长期记忆需要其他因素来增强。
一、情境因素
需要在色香味音质俱全的花花世界里,反复操练运用多次后才能得到巩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家长的参与。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相处得最多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语言对于孩子语言结构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只有家长参与,才能真正提供鲜活的情境。
另外,每学一个不同的新的概念,都可以尝试不同的情境设置,这在之前学习快速记忆法的时候,叫做记忆挂钩法。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成年人可以通过不同画面的想象,来进行记忆的巩固。但是孩子,则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先获得生活体验,并将需要学习强化的概念和知识点,挂靠其中。由于学校集中式教学,在中国,年龄越大的孩子,就越失去了探索的自由时间,所以都只能靠被动的低效记忆。
这里我想说,死记硬背和灵活的背诵,其实都是记忆的技巧,差距就在于:一个是单纯地依靠做题和重复这一种记忆激活模式,而另一个是依靠情境重现,五感激活,情绪调动的模式。成年的学生,应该更多地利用好自己的想象力,结合画面和过去的经验去记忆。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文字,毕竟文字是后面才发明的东西,大脑天生是对它无感的。
二、条件反射
所以学习时需要记住所学内容,要么与情境经验结合,要么,就需要机械重复,过度学习,结合肌肉记忆,直到形成条件反射。这里要提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运动,一个说声音。
运动容易理解,就像开车,开久了不需要思考也能“自动驾驶”。
声音的机械化,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例如:反复背诵,编chants来哼唱,编到歌曲里重复播放,抽词卡重复记忆等。利用的就是广告洗脑式原理,现在回忆一下广告,是不是好多年前的都还能背呢?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要想学好长期记忆,我们就要掌握好这两个因素,祝你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