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你正经历着这样的育儿困境吗?
看了那么多育儿书,学了那么多育儿理论,实际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还是会控制不住情绪;每次愤怒爆发后,都会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再生气了”,可下一次依旧是这样;
长此以往,不仅会让自己疲惫不堪,而且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张。
有没有一个方法既简单又好用,还能轻松改善亲子关系呢?
其实,育儿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育儿方法,但是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沟通技巧开始练习,每天实践一点点,慢慢改善亲子关系。
在《不是小孩不听话,只是大人说错了》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沟通方法——红蓝卡沟通法,教你轻松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共赢之路,你拿起来就能用。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知名教育学家伊藤德马,他一直坚持举办“亲子沟通法则”的实践讲座,带领家长们在轻松的练习中,切实掌握亲子沟通法则,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这本书没有艰涩的理论,也没有励志的鸡汤,只有两个字:练习!
作者把红蓝卡沟通法运用到39个日常生活场景中,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与孩子沟通。比如孩子闯祸后怎么沟通,怎么帮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怎么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等等,你只要跟着做,就会发现自己的改变。
我儿子今年9岁了,也开始出现青春期的征兆,每次我说什么他都会故意跟我反着来。
他吃东西很快,有时候会吧唧嘴,每当这时候,我都会下意识地大声制止:“不要吧唧嘴!”但是我越这样说,他越起劲,尤其是早上上学时,时间紧,经常会把气氛弄的很僵。
其实我就是运用了书中所说的红色卡片。
作者在书中指出,大多数的父母都很擅长红色卡片所呈现的沟通模式,即模棱两可、否定形式、威胁恐吓、逼问攻击、过长说明、故意挖苦、给予惩罚、大发脾气。
这样的形式,可能会暂时让孩子听话照做,但其实会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长此以往,还会让孩子不自信,压抑自己的天性。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呢?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蓝色卡片中,有一个法则是: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禁止做什么。
今天早上给他做面条,他吃得很快,又开始吧唧,我就跟他说:“慢点吃,时间还早。”然后他就很安静地吃完了。是不是很神奇?
也许你会觉得这也太简单了,但是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很简单,所以平时我们平时就没有在意,以致于几乎从来没有用过,不是吗?
今天早上我送儿子上学的路上,碰到一个爸爸牵着女儿的手送她上幼儿园,女儿不想进学校,噘着嘴大声说:“讨厌!”那位爸爸还挺有耐心,于是告诉女儿,不要大声说话,结果小女孩更大声地来了句:“讨厌!我就要大声说!”
最后,我默默地看着温柔地爸爸开始变得严厉,最后双手叉着女儿的胳膊强行把她送进了校门。
当时我就想,如果爸爸说:“轻轻地告诉爸爸可以吗?”结局又会怎么样呢?
那么,当我们向孩子表达自己的诉求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说事实。比如“这样大声说话是不对的噢!”“这次你没有吧唧嘴做得真棒!”
第二步,明告知。肯定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用“不要做”全盘否定孩子。比如“你应该把作业写完再看电视”,而不是说“不许看电视!”
第三步,一起做。邀请孩子和你一起行动。比如告诉孩子把碗收到水槽里,然后说:“来,我们一起做吧!”这样陪着孩子尝试,他会更愿意行动。
上个月儿子准备期中考试,老师让他们把前面考过的试卷都整理好,他在那随便堆了几张就放进了书包,我一看就急了,要是以前我肯定会给出红色卡片:“你啥意思,是不准备好好复习吗?”
这句话里既有否定,又有故意挖苦,还有威胁恐吓,也有逼问攻击,8张卡片都能占尽了。最后的结局肯定可想而知。
但是当时我停顿了一下,用了蓝色卡片,我跟他说:“你按考试顺序把卷子分类,然后用这个文件夹把试卷夹好。”
他看了我一眼,默默地接过文件夹开始动,然后,我跟着说:“来,我跟你一起弄吧!”最后,他主动去检查漏掉的卷子,并自己很整齐地整理好了,而我也只是在旁边看着这个过程。
以上的三步既可以合起来用,也可以分开来用,但是有个前提,就是父母要情绪稳定,还可以主动创造更亲密的环境来增加亲子沟通的效果。
就像作者所说,“底子打得好,万事没烦恼”,其实所有的育儿技巧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的,技巧学得太多,亲子关系不好也是白费。而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就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
不是小孩不听话,只是大人说错了,红蓝卡沟通法则,一起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