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要学生核心学习任务,以任务为支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要注意的是小组讨论、小组对话、小组合作三种形式所要达成的目的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任务活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小组活动形式,但要注意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利用设备随机挑人来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制造认知冲突,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通过合作学习二次作答,学生能不断重建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深度学习。
教师要设置有新颖的小组任务活动。如“拼图法”通过重组和建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兴趣,学生在不断地碰撞中提升思维能力。这种方法需要教师设计好活动任务,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先完成独立思考后再参与小组活动。
语文评价是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矫正学习误区。教师要引导生生之间的开展有效对话,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释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反馈器课堂对话实现由一对一到一对多的转变,每个学生的都必须加入思考,更多学生的想法被可视化,不同观点学生通过思考辩论,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大容量储存数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离不开实践,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空界限,提供丰富学习材料的优势,尽量提供原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在语文活动中学会语文,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