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OFO早期投资人朱啸虎大谈,共享单车要想盈利,摩拜和OFO只有合并才能实现。看起来似乎很正确,两家合起来占据了95%的市场,一旦合并,将以摧枯拉朽之势斩杀其它一切的竞争对手,进而垄断国内市场,探索盈利空间,一条康庄大道就这样展现出来。
但是朱啸虎话后不久,小黄车就发明,公司一切运转的很好,无论是用户注册量、活跃量都是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且公司已将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未来很大的可能将逆转成盈利。所以,与摩拜的合并,垄断市场,进而再发展盈利,是不需要的!这就彻彻底底的打脸了朱啸虎。
为什么要合并呢?
为什么呢?无论是小黄车还是摩拜,它们的背后都站着一群鼎鼎有名的投资人和互联网公司。对这些投资人和互联网巨头而言,对共享单车的布局,无论是出于对资本回报的追求还是出于对应用场景战略的布局,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搞死对方,又或者不能给投资人看到很大搞死对方的希望,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合并重组就是最好的选择,避免竞争内耗。
而对朱啸虎和小黄车,为什么有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呢?
首先对朱啸虎而言,对于投资人,追求的更多是资本上的高额回报,这是他们喜欢的。对于进场早的朱啸虎。回报率已经达到了让他欣喜的地步。如今追求的更多是对这种回报的如何收回,套现回来?只有当摩拜和小黄车打破竞争的僵持,合并重组,进而追求资本市场的认可,上市IPO,投资人才能成功套现离场。
但对小黄车管理层而言,尤其是创始人,不断的融资扩大规模,早已经稀释了太多的股份,公司的话语权已经不能牢固掌握在手中。一旦小黄车和摩拜合并,谁做新公司的CEO,谁离开?这都是残酷的现实!就如当初美团和点评的合并,张涛和他的伙伴含泪离场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甘愿体会!
那么两家到底是否有合并的需要和必然性呢?
共享单车,虽然本质上是租赁经济,但是外表却是披着共享经济,有前辈滴滴和快的的合并,成为领域的垄断者,追随前辈的路,看起来也是一个很好,很不错的选择。但是不同的是无论是滴滴还是快的,这两家都是真正的共享经济(最起码在没有被阉割之前是),没有一辆车,是对市场上现存车辆的管理再分配,轻模式、平台化的运营,才是最符合互联网的思维。
但摩拜和小黄车却是重资产的模式,生产车、投放车、运营车等过程,虽然看起来流程一样,但是车的构造、功能和战略方向的选择是有不同的,再加上相比于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在于软件可以很快的换一个名字,摩拜和小黄车的合并,最后是以小黄车的方向为主还是以摩拜的方向走下去,这都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创始人更是直接坦言道,相比于两家合并所需花的钱,还不如用在制造更多的车上,来得划算。
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从当初粗放的生产车、投放车的重点,已经开始转移到运营这一方面了,谁能将后期的运营做的更好、更精细,走下去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如果小黄车和摩拜两家合并,并不能带来本质上,运营效率和成本上的突破,只是出于对市场垄断的思考,这样的合并,还真需要好好的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