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登基的万历神宗皇帝,一开始就对早晨五点多开始的早朝抱有抵触情绪。
万历的生母慈圣太后教子极为严格,皇帝一有过错就要受到处罚,有时罚跪几个小时。
就连万历喜欢的书法,也被宰辅张居正以“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无益”为理由劝止了。
但最初的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是高度信任的,连张居正丧父也没有按照传统封建礼节守孝三年,甚至因此事谏言的一众官员也被贬官为庶民。
不过,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万历皇帝仿佛瞬间长大,思想也日趋独立。
以往对张居正的信任,逐渐在张居正反对者的攻讦下,变成了被张居正蒙骗的愤怒。
尤其看到张居正极其奢靡,却满口节俭;结党营私,却圣贤自居。
爱之愈深,恨之愈切。
万历皇帝对生前的张居正最为信任,在其死后清算的也最为彻底,几乎到了开棺鞭尸的地步。
但是万历皇帝并不明白,正是他的优柔寡断,才给了张居正机会,才成就了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流芳百世的美名。
1587年,已经登基15年的二十四岁万历皇帝,结束了对张居正的清算,也给自己的“万历新政”画上了句号。
张居正死去不久,资历最浅的申时行变成了内阁首辅。
明朝的高官和韩国的总统一样,能得善终的不多。
申时行并不想和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一样,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他选择当一名“和事佬”,一个拼尽全力维系明朝文官集团不会分崩离析的和事佬。
但是,明朝文官集团已经内卷到了“去皮见骨”的程度,一些文官沽名钓誉、讪君卖直,宁可放弃官爵、生命、在御前得罪皇帝,也要维护封建礼教以换取“流芳百世的美名”。
尽管申时行选择明哲保身,但是反对者却不给他当“和事佬”的机会。
当参劾的奏本从一句经书的解释、一个考题的不当、一个小官的家庭琐事等小事展开时,申时行已经从青萍之末中觉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
但申时行已经从“高楼起、高楼塌”的张居正身上汲取了足够的教训。
在万历的支持下,他最终在危机中摇而不坠,又重新站稳了脚跟,甚至被众口交誉为“老成持重,有古君子之风”。
然而,官场上倾轧、思想上死板、财政上混乱、制度上僵化,已经牢牢地把大明王朝束缚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