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学会打麻将,就迫不及待的上桌,几圈下来交了真金白银开始肉痛之后,旁边伙伴给我写了个公式:nAAA+mABC+DD, mn可以等于零。并且叮嘱到,手上的牌变成这个公式,你就胡了能入账了。瞬间我就豁然开朗,牌局明爽,算是入了门。
后来泡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同样的茶,他/她泡出来味道和我泡出来的味道相差这么大。我急躁逮到人就问,然而每次的回应都是一通我听的迷迷糊糊的专业术语,或者类似“要用心泡”之类的缥缈之词。在迷糊困惑中,有一搭没一搭的泡茶、喝茶。
直到有一日,和小伙伴在茶馆聊天,茶桌上两套一样的茶具,突发奇想,将自己带的白毫银针和茶馆点的白毫银针,一字排开,同时开泡。同样的茶具,同样的人,同样的水,同样的水温,同样的出汤时间,茶汤味道、杯盖香气、叶底状态,是完全不同。这样的一套举动,突然调起了脑海深处的记忆: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那些年做过的化学实验。保持单一变量,其它条件都相同,探索不同的产出。
每一次的茶叶遇到水,就是一次化学实验呀。溶质是茶叶,溶剂是水,溶解之后的产出和水温、溶解时间、操作手法、容器、溶质、溶剂这两者息息相关。而所谓的“用心泡”,从科学角度来看,即是在每一次实验中,去认真琢磨这六个因素,去用行为测试、调整这6个因素,以使得每一泡的产出接近甚至超过期望值。
也许这就是从小读理科的人所浸入骨髓的思维,并不自觉将其带入到生活多处,即世间万物都有一套科学体系,哪怕看上去多么艺术、文艺、娱乐。比如麻将、比如泡茶。
我曾经针对身边大概15位朋友伙伴,做过一个小调查:为啥不怎么喝茶?最后大致得出两个原因。
鉴赏门槛相对较高。同样是食物饮料,一块蛋糕、一碗汤、一杯果汁,吃/喝了之后大多数人能马上有个味觉上的直接反馈,好不好吃或者好不好喝。然而茶并非如此,茶需要“品”,尤其是刚开始喝茶时,一款茶喝了之后不仅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甚至身体无法快速做出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好还是不好。从人的本性角度,若是不能得到反馈,感受到“有意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继续推门而入的。
喝茶圈对徘徊在门口的小白们,和其他如摄影、跑步、瑜伽等圈子相比,对新人实在****不太友好。这种不友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标准化不是做的太差,而是压根从骨子里觉得茶不可能标准化系统化。比如摄影会有入门级器械和教程,但茶有分级吗?没有,一咕噜全倒出来;二是在茶里面人为强加混在了太多概念和妄念,探头想入门的人,往里面一看一片混沌和缥缈。
在我资历非常浅的喝茶史中,和各种人喝茶时他们蹦出的体验感受,最打动我的并非来自茶叶店的老板/泡茶小妹,或者所谓的茶人,事实上,我并不喜那些茶书/圈子中盛行的专业术语,比如“醇厚”、“锁喉”、“喉韵”、“生津”等,听着很深刻但也听不太懂,更打动我的是类似“清清甜甜的,像是少男少女情窦初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青草混合着阳光的香气,奶牛在跑,空气中弥漫着奶香”,“浓烈的猝不及防,像是热恋期的情话”。这样的话,让人觉得茶是有温度的真实的可接近的,而不是高冷的深不可测的无趣的。
而对于初次想要尝试泡茶的人来说,所需要的道具也并非传说中的那么繁复,需要茶具6件套、茶巾、茶桌、水盂、茶盘、公道杯、茶杯、盖碗、闻香杯等十多件。在我看来只需要3样东西,就可以够喝各种品类的茶了。
茶壶或者盖碗:用于放置干茶,和热水注入
公道杯:将泡好的茶从茶壶或者盖碗中倒出,盛在公道杯内,再均匀地分在茶杯中。
茶杯:喝茶。
而对于类似茶巾、茶盘等一系列其它的东西,可暂缓入,也是可用其它替代品,比如说茶盘可以用大的餐具盘子,比如说茶荷可用手边的餐巾纸折叠,而有些东西完全不用,也并不会影响早期阶段,只是想感受下给自己泡一杯茶的体验。
简单点,也许泡着喝着就走进了,也许泡着喝着就暂停了,茶的本质本是一款饮品,实在不应该承受太多的东西。所谓的“茶禅一味”“人生如茶”“一期一会”等并非来自茶,而是来自走过的每一步路、遇到的每个人、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实实在在的生活。
备注:茶壶、盖碗、公道杯、品茗杯四张手画图好友t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