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说法我一直觉得挺有意思,叫做“像放电影一样”把发生过的事情回忆一下,“过一遍”。还有句话,叫做“吾日三省吾身”。
对于我来说,除了从开心的事里获得力量,从不开心的事里汲取教训,还要好好想一想,有没有说过不恰当的话,有没有做过不恰当的事。
回忆本身,会像茶水一样越冲越淡。沉淀下来的应该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行动。同样的错误谁都不想犯第2次,就如同人们总是希望复制上次成功的经验。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像当时那样说,那样做吗?
我还记得我自己说过的几次糟糕的话。如果能回到过去,真是恨不得扑上去捂住自己的嘴,或者停一停,想清楚再说。
有的话真的非说不可吗?
表现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像是比别人懂很多;急着去指点别人,“世人皆醉我独醒”;跳出事情本身说些有的没的;还有那什么“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那您还是别讲了哈,大家都省省。
有的话真的只能这么说吗?
即使是不得不说的话,也有更加含蓄委婉的方式,让听者更好接受。毕竟说话,是有听众的。如果人家听不进去,说出的话不仅达不到效果,可能还会起反作用。“我这个人比较直”,您是塑料直尺吗?一掰就断?
有的话能不能大胆说出来?
做了,就承认;想表达,就说出来。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不起”和“我爱你”都很难说出口。没人不犯错,承认错误不丢人,该改就改,人家不会太计较;你不说你爱,可能真的没人知道。
有人喜欢用“情商”来解释说话(或者说沟通)的能力。可是要提高一个人的情商,好像有点难。但是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应该相对容易点。
很简单啊,拿一面镜子放在面前,说话的时候看看,把镜子外的自己当做观众去围观镜子里的自己,说不定自己会把自己吓一跳哦。
如果你终于从这个视角发现了某些问题,那么可以着手改了。
作为旁观者,你肯定能设计一套更为理智和恰当的说法或者做法。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