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NTLive进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NTLive即戏剧影像,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个更新更快了解国际戏剧发展的新方式。在今年夏天举办的"首届国际戏剧影像展"上,推动NTLive顺利落地中国的"奥哲维文化传播公司"将更多其他国家的戏剧也一并带入中国,给中国观众过足了瘾。
然而,对于戏剧影像的讨论没有结束,有人以此提出中国戏剧是否可以借此途径向更多人推广发展,也有人对他的观演关系提出质疑,今天,一个95后戏剧爱好者向我们表达了他的看法,以此抛砖引玉。
向普通人推广发展?偷换概念!
戏剧影像最重要的功能是记录,而纪录的意义在于借鉴、交流和学习,它记录下很多珍贵的绝版演出资料,过去很多艺术工作者就是通过内部传阅这些视频资料来相互借鉴学习的,只不过现在我们将它推广到了戏剧爱好者的范围内,以获得更广泛的美学欣赏。同时他也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可以通过足不出户以低廉的方式了解想了解却了解不到的其他地区的戏剧发展。
于是有人提出,国内是否可以利用视频的便利条件,将戏剧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到那些不了解戏剧的人中呢?我认为,用戏剧影像去培养戏剧观众的作用十分有限,是一个伪命题。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看NTLive成功的基础,在英国国内,拥有大量的观戏人群,这些人群中有一部分困于经济或时空限制,无法到现场体验,于是有了NTLive的形式,也就是说,在国内它的受众是那些想看而无法看戏的人群。而在英国国外,他则作为一种交流、文化输出的意义,面向的还是那些想看而无法看到的人。拥有如此庞大的群体,也自然能在7年制作40部戏供550万观众欣赏了。所以在这层意义上以戏剧影像培养观众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
我曾经也抱持过以此推广戏剧的想法,在学校里先后放映卷福的《哈姆雷特》和抖森的《科里奥兰纳斯》(偷偷放的盗版…求主办方饶过),结果十分惨淡,第一次放《哈姆雷特》2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而到了第二次放《科里奥兰纳斯》空荡荡的教室只来了3个人。早年赖声川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推广,可是都收效甚微。反观国内NTLive的放映,你会惊奇的发现《哈姆雷特》、《科里奥兰纳斯》等拥有强大明星加持的戏剧,排片量和上座率往往是最高的。反而那些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优秀的《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天窗》、《欲望号街车》等从排片量到现场上座率都远低于其他。
事实上40部NTLive的戏中大多都是拥有豪华的卡司阵容。而近几年的赖声川也是通过“明星+戏剧”的方式,从《暗恋桃花源》到《如梦之梦》再到《水中之书》,一方面对戏剧进行推广,另一方面赚粉丝经济。所以当下戏剧市场对戏剧的普及和观众的培养,某种程度上是通过明星效应,而不是戏剧影像资料。
理清了这层逻辑,在商业考量下,面对本来就不庞大的戏剧市场,自己降低利润,除非是那些非营利艺术剧院,如国话、人艺之类的,否则不是自己作死么?事实上在B站上搜索一番也能发现,大多数国内的戏剧影像资料都是这些不考虑商业因素的国有大院团制作的。
所以此种放映形式能否在国内生根发芽,现在的问题在于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壤,何谈播种发芽?
所以观戏人群是否足够庞大是关键问题。戏剧艺术是艺术的一个大类,绝非小众,但一些人却标榜戏剧为小众艺术,曲高和寡让人望而却步,这样的看法是不足取的。现在已经有“明星+戏剧”的方式进行观众培养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方式,比如戏剧教育等,来培养观众的观剧习惯。而一旦有了足够的土壤,非营利性艺术剧院将带头在其中发挥播种发芽的作用。切勿本末倒置,一步跨太大扯到蛋。
观演关系
当然,面对戏剧影像,最绕不过的还是它的观演关系。这样的观演关系好不好?毋庸置疑——不好!
说的难听一点,他是市场催生的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结合的一个四不像。喜欢戏剧的人,有条件能去现场绝对不会去看这个;而喜欢电影电视的人,能看电影也绝不会看这个。他基本没有什么过多的艺术价值,所以我会在前文中说它最大的功能是纪录,意义是借鉴交流,而不是纯粹的美学欣赏。它的演出建立在两层观演关系和假定性之下。
首先是戏剧观众与演员的观演关系和假定性下,其次是荧幕与观众建立的观演关系和假定性下。所以在银幕前的观众必须接受影视的假定性并想象自己坐在剧场里接受一套戏剧的假定性。首先你必须接受事先挑选过的剪切的镜头,然后你又要接受演员和观众双方都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这一事实,在这种"场"之下,观众有时很难入戏,再加上一些文化语言隔阂,假定性很难建立起来。观演关系将成为一场灾难。在这个意义下也可以看出妄想通过戏剧影像吸引观众走向戏剧是不现实的,因为在这样的观演关系的下,观众看到的只能是骡子。
当然,并不能因为观演关系不佳就否认了戏剧影像的全部价值。他的低成本是交流学习和借鉴的最大优势,这多半和个人看戏的目的有关。当然,一部分行业内部人对戏剧影像的反感还建立在一种保守的恐惧下,他们怕低成本的戏剧影像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甚至这样的观演关系产生一种新的艺术语汇,就像当年影视艺术取代戏剧艺术一样,戏剧影像也将取代戏剧。但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毕竟摄像技术的发明,一开始就是运用在戏剧影像的记录上,然后逐渐才孵化出了后来的影视艺术。只不过披了层更精美的外衣罢了。
突然想到与戏剧影像相对的是影像技术在戏剧中的应用,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比如前段时间的《狂飙》。我认为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我下意识的会认为它只是导演工具箱里的一种手法,能极大的拓展心理空间的假定性吧。有机会再另外讨论吧。
-THE END-
本期作者:Stupid禹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空间戏剧,留个空间,给戏剧